[发明专利]柔性LED贴片灯带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2603.X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8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科顺分析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00 | 分类号: | F21S4/00;F21V23/00;F21V1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55 | 代理人: | 田子荣;万翌春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led 贴片灯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饰照明装置,特别是一种柔性LED贴片灯带。
背景技术
柔性LED贴片灯带具有亮度高、使用寿命长、节约环保等特点,其在装饰照明市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在招牌、字幕广告、建筑物轮廓勾画、室内天花照明、汽车车身内装饰等照明场所。目前市场上的柔性LED贴片灯带一般由芯线、柔性带状电路板及包覆层组成,LED贴片设置在柔性带状电路板上。受LED贴片所限,现有灯带无法实现周面360度照明而通体发光,同时,现有灯带的柔性带状电路板及包覆层只能在特定角度进行弯曲,无法进行任意角度弯曲或扭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周面360度照明的柔性LED贴片灯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柔性LED贴片灯带,包括:一芯线,由柔性塑料挤出成型的一个预定长度的条状体,该芯线内埋设有导线,导线沿芯线长度方向布置且与芯线等长;至少一条柔性带状电路板,柔性带状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LED贴片,柔性带状电路板具有引线,且引线与上述导线电连接而为该柔性带状电路板上的LED贴片供电;一包覆层,是由柔性塑料挤出成型的、与上述芯线等长的、可透光的,包覆层包覆于上述芯线及柔性带状电路板之外;柔性带状电路板盘绕在芯线上,以螺旋方式沿芯线长度方向延伸。
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作进一步改进。
上述芯线上盘绕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柔性带状电路板。
上述芯线的横断面为圆形,上述包覆层呈圆管状。
上述芯线内设有至少两条导线,柔性带状电路板的引线与芯线内的导线电连接形成回路而为柔性带状电路板上的LED贴片供电。
上述芯线与包覆层之间设有柔性透光的中间层,中间层具有一沿芯线长度方向布置的缝隙,中间层包覆于上述芯线及柔性带状电路板之外。中间层设有缝隙可便于装配好的芯线及柔性带状电路板安装到中间层之中。
上述中间层内埋设有导线,柔性带状电路板的一条引线与芯线内的导线电连接且柔性带状电路板的另一条引线与中间层内的导线电连接形成回路而为柔性带状电路板上的LED贴片供电。
上述中间层的横断面呈C字型。
上述芯线的周面设有至少一条沿芯线长度方向布置且与芯线等长的凹槽。凹槽缩小了芯线的体积,减少了原材料的使用量。同时,凹槽可容纳引线,也便于剖开芯线露出导线,使安装及连接更为方便。
上述包覆层的周壁设有至少两条沿芯线长度方向布置且与芯线等长的散光通孔。散光通孔尽量覆盖整个周面,使灯带发出的光线均匀柔和。同时包覆层可采用散光材料使光线更均匀柔和。
上述各技术措施可择一使用,也可组合使用。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柔性带状电路板呈螺旋状盘绕在芯线上,芯线的整个周面都分布有LED,可以实现周面360度照明,通体发光照明。
2、灯带朝任意方向弯曲时,柔性带状电路板象弹簧一样适应各方向弯曲,结合灯带横断面为圆形,可适应任意角度弯曲及扭转。
3、中间层可在加工中临时保护柔性带状电路板及LED贴片,便于包覆层的注塑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拆除包覆层后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拆除包覆层和中间层后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横断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拆除包覆层剩下芯线和柔性带状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拆除包覆层剩下芯线和柔性带状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横断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横断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柔性带状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至图4,一种柔性LED贴片灯带,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科顺分析测试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科顺分析测试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26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