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扎、防漏安全轮胎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2415.7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6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章磊 |
主分类号: | C08F220/18 | 分类号: | C08F220/18;C08F212/08;C08F220/56;C08F2/26;C08F8/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龙岩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扎 防漏 安全 轮胎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是耐扎、防漏安全轮胎及其制造方法,产品适于各种需要轮胎的交通工具等。
背景技术
目前机动车轮胎均为无内胎轮胎,这种轮胎在被硬物戳破后,会漏气以至车辆无法行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市场上已有多种补漏胶水,将其注入轮胎内,随着轮胎的转动均匀分布在轮胎的内表面,当轮胎漏气时,胶水与空气接触而固话,达到补漏的目的,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在于胶水与空气接触后在轮胎表面形成一层硬结晶,这层硬结晶既会降低轮胎的弹性,又会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因此,研发和推出一种既具有弹性防漏材料相同使用性能、加盖相对低廉,又能广泛采用国内石化原材料的高分子自补密封材料,即使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生产厂商和用户的期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耐扎、防漏安全轮胎及其制造方法,它由一熔融聚合的混合液组成,其组成及重量百分比如下:
(A)组份a1,用量14.8~29.9%,该组份a1的组成为:
(a)10.5~20.0%的苯二甲酸;
(b)0.3%~1.0%的水性增粘粉;
(c)0.6~1.6%2-二氢化喹啉;
(d)0.03%~0.10%的链烷烃;
(e)2.0~4.8%的去离子水;
(f)1.4%~2.4%的丙烯酰铵功能单体;
(B)组份a2,用量49.0~58.0%,该组份a2的组成为:
(a)37.0%~42.0%的丙烯酸正丁酯软单体;
(b)12.0~16.0%的苯乙烯硬单体;
(C)组份b,用量3.15~6.2%,该组份b的组成为:
(a)0.15~0.20%的十二烷基硫酸钠;
(b)3.0~6.0%的去离子水溶剂;
(D)组份c,用量3.15~6.4%,该组份c的组成为:
(a)0.15~0.40%的二异氰酸酯;
(b)3.0~6.0%的去离子水溶剂;
(E)组份d,用量18.5~24.0%,该组份d的组成为:
(a)18.5~24.0%的去离子水溶剂;
(F)组份e,用量0.15~0.3%,该组份e的组成为:
(a)0.05%~0.10%的硅烷液改性剂;
(b)0.1%~0.2%含量99%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改性剂;
(G)组份f,用量0.9~2.05%,该组份f的组成为:
(a)0.2%~0.25%的叔丁基过氧化氢还原剂;
(b)0.7~1.80%的去离子水溶剂;
(H)组份g,用量0.9~2.05%,该组份g的组成为:
(a)0.2%~0.25%的羧甲基纤维素;
(b)0.7~1.80%的去离子水溶剂;
(I)组份h,用量1.35~2.60%,该组份h的组成为:
(a)0.2%~0.35%的环烷烃;
(b)1.0~2.0%的去离子水溶剂;
(c)0.15%~0.25%的有机硅消泡剂。
用于实现耐扎、防漏安全轮胎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如下顺序步骤和工艺条件:
〔A〕搅拌,将配制好的组份a1抽入上面高位槽搅拌10mins,同时抽入组份a2,抽空后搅拌60~70mins;
〔B〕抽真空,使组份a1和组份a2搅拌均匀;
〔C〕搅拌,将组份d抽入上面高位槽,继续搅拌60~70mins,生成预乳化液,待滴加用;
〔D〕聚合,先将组份d抽入下面的反应釜中,通入蒸汽升温到83~88℃,一次性加入种子乳液,搅拌5~8mins后,倒入组份b继续搅拌,待反应釜的乳液出现微弱的蓝光,再开始同步向反应釜滴加2/3预乳化液和2/3组份c;接着在上面高位槽投入组份e,与剩下的1/3预乳化液搅拌15~30mins后开始与剩下的1/3组份c同步滴加至完毕,滴加聚合反应3-4h;
〔E〕保温,将含有预乳化液、组份c、组份e的熔融聚合的混合液在83~88℃保温1~2h;
〔F〕降温,将含有预乳化液、组份c、组份e的熔融聚合的混合液降温至70℃,先投入组份f还原多余的游离单体,再投入组份g氧化多余的游离单体;
〔G〕保温,保温0.5h继续消除游离单体;
〔H〕降温,降温至45℃,先缓慢倒入组份h的去离子水溶剂稀释的有机氨中和剂,调整PH值至7~9,再缓慢倒入组份h的有机硅消泡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章磊,未经李章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24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投影机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夹片式防电磁辐射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