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USB系列转接挂线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2248.6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0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术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术全 |
主分类号: | H01R43/18 | 分类号: | H01R43/18;H01R31/06;H01R13/4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胡朝阳;孙洁敏 |
地址: | 6352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usb 系列 转接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工艺,尤其涉及一种USB系列转接挂线的注塑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USB系列转接线,可用于连接多达一百多种外接设备,是当今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数据传输和电池充电不可缺少的产品。随着人们对周边产品结构的改进以及消费者对产品使用的便捷性和美观的要求,USB系列转接线由长变短,方便了携带。目前,已将该转接线改进到直接附挂在智能设备、移动电源或固定电源的外壳上,使产品更加紧凑美观。这种转接线使得消费者在对智能和数码类产品进行数据传输和充电时,更加方便。无论在户内和户外,携带也很方便。
如图1、图2所示,现有普通USB系列转接挂线01是采用一次注塑成型或分内外模两次注塑成型,即先进行内模芯线的注塑成型,再进行外模包被注塑成型。但是,这种成形方式不能保证内部的芯线不暴露在包被的外面,另外,转接线外表会留有台阶03和网尾04,使得其不能与外壳02很好的匹配吻合,影响产品的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USB系列转接挂线的制作方法,从而使得芯线不会暴露在包被的外面、并与电源或电子产品的外壳匹配得更加吻合,更加美观大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USB系列转接线的制作方法,包括:
将导线的两端各自连接一接插头,做成转接线半成品;
将所述的转接线半成品放入第一次成型模具中进行一次注塑成型,获得注塑半成品;上模一次性塑造出产品的上半部分的结构,该套模具的下模为内模,塑造出的下半部分为固定导线的内芯结构;
对所述注塑半成品的电性和外观进行检测;
将检测合格的注塑半成品放入第二次成型模具中进行二次注塑,该套模具的上模与一次成型后的所述产品的上半部分的结构相配合,下模注塑包住所述一次成型后的内芯结构,塑造出下半部分外形结构,获得完整外形结构的产品。
对所述的完整外形结构的产品进行电性和外观的检测,检测合格的产品包装入库。
优选的,所述注塑的材料为聚氯乙烯(PVC)、可塑性聚氨酯(TPU)或四苯乙烯 (TPE)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一次注塑或二次注塑前,先对塑胶进行烘烤,烘烤温度为摄氏80度,烘烤2小时,再进行注塑。
优选的,所述一次注塑成型时,注入塑胶后保温5~8秒钟,再开模取出所述注塑半成品。
优选的,所述二次注塑成型时,注入塑胶后保温8~10秒钟,再开模取出所述完整外形结构的产品。
本发明采用两套不同的模具,分两次进行注塑成型。一次注塑成形上模直接塑造出产品的上半部分的结构,下模塑造出的固定导线的内芯结构的下半部分。二次注塑成型模具的上模只套住产品的上半部分的结构,下模进行注塑并包住所述一次成型后的内芯结构,塑造出完整外形结构的产品。本发明可以使得中间的导线不易暴露在包被的表面,提高了产品工作的安全性能;产品外观看不到台阶和网尾结构,使得USB系列转接挂线与电源或电子产品的外壳匹配得更吻合,更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USB系列转接挂线立体图;
图2为现有的USB系列转接挂线与外壳匹配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USB系列转接挂线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USB系列转接挂线与外壳匹配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导线两端连接有接插头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次注塑后的注塑半成品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一次注塑后的注塑半成品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二次注塑后的完整外形结构产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5~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USB系列转接线制作的示意图。本发明提出USB
系列转接线的方法,有如下步骤:
步骤1:如图5所示,选用粗细合适和要求长度的漆包线1,将其一端与第一接插头2用锡焊接在一起、将其另一端与第二接插头3用锡焊接在一起,做成转接线半成品。
步骤2:在两台立式注塑机上分别架好第一次成型模具和第二次成型的模
具,并将塑胶,如PVC、TPU或TPE等材料装入注塑机的立式机料斗内,先对塑胶进行烘烤,烘烤温度为摄氏80度,烘烤2小时后方可对产品进行注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术全,未经王术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22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麻醉注射器
- 下一篇:气压式进排气流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