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酸蓄电池深度去极化的充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2216.6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0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蒋冠珞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冠珞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强熙;邹涛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深度 去极化 充电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深度去极化的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在充电(化成)过程中伴有极化现象是人所共知的,生极板化成工艺由于环保和节能而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已用立法形式规定铅酸蓄电池行业必须采用。由于生极板化成过程的化学和电化学过程复杂,产生的热量很高而危及电池质量是化成工艺中的一大障碍。由于极化而产生的一系列反应是充电引起发热的内在原因,而为防止温度过高,目前人们只有两种方法可以选择,方法1)降低充电电流,这将降低生产效率;方法2)将蓄电池浸在冷水槽中,以降低温度,这将增加设备和运行费用。其中,方法2)是目前全世界蓄电池生产厂普遍采用的办法。
铅酸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伴有多种极化现象造成电极间的附加电压,以致理论上的充电电压不能维持预定的充电电流。为了维持充电过程,不得不提高充电电压,造成充电电压远高于电化学反应的电势的实际需要。实际上,铅酸蓄电池的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所需的电势是确定的,因此所增加的电压均用于克服极化电势,最后表现为电解水和产生热从而造成电解液温度的上升。
电池极板温度过高会严重损害极板质量并减少极板的寿命,是充电过程中的大忌。因此对于铅酸蓄电池充电(化成)过程中的电解液的温度作了严格的限制:不得高于摄氏61度。质量要求严格的蓄电池生产厂,电池化成都是在水槽中进行以降低温度。使用水槽,需增大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而且即使是采用了水槽,电池化成的时间也是长得难以容忍。
为了减小极化造成的温升,蓄电池行业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努力,1974年美国人J.A Mas首先提出了蓄电池充电过程中有关“可接受充电电流”的概念并发表了Mas三定律,为日后的快速充电奠定了基础。从那以后,所有的有关快速充电无不是在Mas三定律的指导下进行的。按照Mas三定律的理论,去极化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放电。放电本身在铅酸蓄电池行业中已经应用了几十年,现在能见到的文献报道的快速充电也是这种方法,包括最近些年频繁报道的所谓脉冲充电技术也都是这类方法。
当前,电池能源成为环保新能源应用的新宠,快速充电更是发展电池新能源的瓶颈,因此研究快速充电成为当今的热点。然而,就目前的快速充电产品而言,还没有一个真正能够满足实际需要的快充技术和产品。绝大多数都限于锂电池和镍氢电池,而最广泛使用的铅酸电池作为动力的应用领域尚无明显的突破。
在传统的直流充电工艺中,放电也是该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放电一方面是为了降低电解液的温度,也是为了增加极板的容量,改善极板的酥松状态以增大有效表面积。不过这种连续的放电都是以小时为计时单位。
80年代后,有一种充电-静置-充电的流程,也可以起到去极化作用并曾经风行一时;接着又出现脉冲充电方法以及所谓的正负脉冲充电等方法,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都能起到减小极化效应,降低电池温度,但是这些方法都不足以达到显著的效果。不具有生产上的实用性,经济上的效益性。因此,一直没有被市场接受。图1为现有常用的去极化充电电流波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去极化效果明显、操作灵活、充电温升小、充电时间短、生产效率高的铅酸蓄电池深度去极化的充电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深度去极化的充电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内容:
对于M+1组的电池采用充电电源进行充电,每组串联电池的数量为Nb,对每组串联电池的充电周期为Tpr,其中,M为自然数;Nb为自然数;
每个充电周期Tpr包括时间为Tc的直流充电过程和时间为M*Ts的停充时间;有Tpr=Tc+M*Ts,并且有Tc=Ts;
在停充时间内,有N次脉冲放电过程加上一段静置时间Tsi,其中,N≥10;
Ts=N*Dpr+Tsi,
Dpr为脉冲放电的周期,有Dpr=Td+Tg,其中,Td为脉冲放电的脉宽,Tg为脉冲放电的间隔时间;
每组串联电池的充放电过程是由Nc个连续的充电周期Tpr组成,其中,Nc是当累计的充电安时数≥工艺要求的充电安时数时的充电周期Tpr的次数,当充电周期的次数≥Nc时,该组充电结束。
所述每组串联电池的数量Nb,视充电电源的最大输出电压而定
所述停充时间内的静置时间大于250ms。
所述充电周期Tpr为10分钟到90分钟。
所述脉冲放电的脉宽为0.5~3.0ms。
所述脉冲放电的电流峰值为直流充电过程中的充电电流的2.5倍以上。
所述脉冲放电的间隔时间为脉冲放电的脉宽的5~3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冠珞,未经蒋冠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22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健按摩鞋垫
- 下一篇:一种高脆度台式烤香肠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