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2167.6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7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宫原荣二;秋田宽;齐藤优子;今安一哉;沟谷彻;村上久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8/04 | 分类号: | F21S8/04;F21V23/0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殿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器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代替以往的荧光灯而用发光二极管来作为光源的照明器具正在快速普及。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照明器具,设置于在从天花板底面垂下的多个天花板钢筋(bar)之间设置天花板面板而形成的天花板体系,该照明器具中具备代替荧光灯而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光源单元。专利文献1记载的现有例具备:在一对天花板钢筋间安装的箱形的器具主体;在器具主体内部收纳的多个光源单元;将光源单元的下表面覆盖的大致矩形形状的反射板;和点亮装置。而且,点亮装置和各光源单元经电线连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181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被安装到天花板等被安装部件的器具主体和被安装多个光源的安装台分体构成的情况下,由器具主体保持的点亮装置和将多个光源分别连接的布线的接线变得烦杂,有容易发生布线错误等不良情况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抑制布线错误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本发明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光源单元,分别形成为直线状而放射光;点亮装置,与所述各光源单元通过电线连接,经所述电线向所述各光源单元供电;安装台,为板状、在一个面安装多个所述光源单元、在另一个面安装所述点亮装置;和器具主体,保持所述安装台,所述光源单元具备在所述电线的前端设置的插销连接器所插入连接的插座连接器,所述安装台贯通设置有所述各光源单元的所述插座连接器所插通的贯通孔。
在该照明器具中,优选的是,所述贯通孔按多个所述插座连接器的每个贯通设置多个。
在该照明器具中,优选的是,所述安装台在安装所述光源单元侧的面中、在相邻的所述贯通孔之间的部位形成有反射面。
在该照明器具中,优选的是,所述插座连接器配置成使所述插销连接器沿安装有所述点亮装置的所述安装台的面插入连接。
在该照明器具中,优选的是,所述插座连接器具有连接所述电线的连接端子部和插入所述插销连接器的连接器连接部,所述贯通孔形成为,相对于所述连接端子部所插通的部位,与所述连接端子部连接的所述电线所插通的部位为窄宽度。
在该照明器具中,优选的是,所述插座连接器具有连接所述电线的连接端子部和尺寸比所述连接端子部小且插入所述插销连接器的连接器连接部,所述贯通孔形成为,相对于所述连接端子部所插通的部位,所述连接器连接部所插通的部位为窄宽度。
在该照明器具中,优选的是,多个所述贯通孔以排列成一列的方式在所述安装台贯通设置。
本发明的照明器具具有可抑制布线错误等不良情况的产生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照明器具的实施方式,图1(a)是安装有光源单元和点亮装置的安装台的俯视图,图1(b)是安装有光源单元和点亮装置的安装台的侧视图。
图2是同一照明器具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同一照明器具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同一照明器具中的插座连接器的贯通孔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5(a)是将同一照明器具的器具主体除去而部分省略的侧视图,图5(b)是安装金属模具(日本語:金具)和插座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来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整个附图中对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参照标记而省略说明。
下面对在配置于天花板的照明器具中采用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但是,当然也可使用发光二极管以外的光源例如有机EL元件等。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具备:多个(在图示例中为八个)光源单元1;安装台2;器具主体3;框体4;和点亮装置5等。对光源单元1而言,放射白色光的多个发光二极管沿长度方向等间隔且直线状地排列设置,并且用由具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为长条的矩形箱状的盖10来覆盖发光二极管。
此外,在光源单元1的非发光面(图1(b)中的上表面)侧,使用安装金属模具15来安装插座连接器16。安装金属模具15具有保持插座连接器16的矩形框状的连接器保持部150而被安装于光源单元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21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