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1465.3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24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武本刚;信友义弘;五十岚民夫;前田勇司;日高政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C02F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史雁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在自来水或污水处理等 中适合于采用臭氧的微细气泡(微气泡)的液体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臭氧具有氧化能力,可以溶于水中,所以,在自来水和污水 的处理中,利用灵活地用于脱色、除臭、杀菌等。由于在生成臭氧时, 消耗电力,所以,运行成本增加。因此,在将臭氧灵活应用于水处理 的情况下,提高臭氧的溶解效率成为课题。
在专利文献1中列举了利用气水分离机构回收未溶解的臭氧并使 之再次溶解的系统。
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将臭氧微气泡化、并且回收未溶解的 臭氧,并将其再次注入用于生成微气泡的加压泵的入口的系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4-188246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许42010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串列地配置臭氧溶解机构(上游)和回收 臭氧溶解机构的未溶解气体并使之溶解的回收气体溶解机构(下游)。 回收气体溶解机构的流入的水,在臭氧溶解机构中臭氧已经溶解,并 且,注入的臭氧气体浓度比上游的臭氧溶解机构低。
因此,在回收气体溶解机构中,变成使低浓度的臭氧气体溶解到 高浓度的臭氧水中的条件,存在着臭氧的溶解速度降低的担忧。另外, 存在被回收的气体中混入被处理水的情况,存在着被处理水中的固体 物质等通过气体分散管等时发生堵塞的担忧。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回收的未溶解气体与注入气体混合, 与被处理水或循环水一起被加压泵升压。当在注入的气体中采用臭氧 时,为了增加臭氧注入率,有必要增加臭氧浓度或者臭氧流量。当增 加流入的臭氧流量时,由于未溶解的气体也增加,所以,超过被增加 的臭氧流量的气体流入加压泵。
因此,存在着由于少量的气体的增加,使得超过加压泵能够允许 的气体流入、泵变成空转而不能运转的担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处理装置, 所述液体处理装置可以通过提高回收气体的溶解效率来削减运行费 用,并且防止加压泵的空转或堵塞,容易进行运转管理。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液体处理装置,包括:臭氧接触槽, 所述臭氧接触槽容纳臭氧和与被处理水接触的反应液;加压泵,所述 加压泵设置在使该臭氧接触槽的反应液的一部分循环的配管的中途; 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将臭氧气体注入到该加压泵和所述臭氧 接触槽之间的所述配管中;减压喷嘴,所述减压喷嘴设置在所述加压 泵的下游侧的所述配管的中途,将注入了来自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臭氧 气体的所述反应液减压,生成所述臭氧气体的微气泡;微气泡注入口, 所述微气泡注入口将由该减压喷嘴生成的所述微气泡注入所述臭氧接 触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体处理装置中,配备有:槽内气体注入 管,所述槽内气体注入管连接到比所述微气泡注入口更靠上部的所述 臭氧接触槽上,吸引被放出到该臭氧接触槽的上部空间中的未被所述 减压喷嘴微气泡化的未溶解气体;气液混合器,所述气液混合器设置 在所述处理水向所述臭氧接触槽流入的流入配管的中途,伴随着所述 被处理水的流动吸引被吸引到所述槽内气体注入管中的所述未溶解气 体,并与该被处理水混合,返回到所述臭氧接触槽。
另外,本发明的液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面所述的基础 上,在所述加压泵的流下方向的配管的中途,设置在所述反应液溶解 臭氧气体而生成臭氧水的溶解容器,利用所述减压喷嘴将在该溶解容 器中生成的所述臭氧水减压以生成臭氧气体的微气泡。
另外,本发明的液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上,在 所述加压泵的流下方向的配管的中途,设置在所述反应液溶解臭氧气 体而生成臭氧水的气水分离容器,并包括:利用所述减压喷嘴将在该 气水分离容器中生成的所述臭氧水减压以生成臭氧气体的微气泡的路 径;以及利用气体抽吸阀抽吸在所述气水分离容器中生成的所述臭氧 水中的至少未溶解气体并回收到回收气体注入管中,并且将在该回收 气体注入管中回收的至少所述未溶解气体供应给所述臭氧接触槽的路 径。
另外,本发明的液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上,所 述回收气体注入管连接到所述臭氧接触槽的上部空间或者反应液部中 的任一方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14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