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走式块茎收获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61260.5 | 申请日: | 2012-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3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 发明(设计)人: | 江友文;王明阳;夏放;马勇;宋彦军;李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友文 |
| 主分类号: | A01D13/00 | 分类号: | A01D13/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董晓慧 |
| 地址: | 475000 河南省开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块茎 收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收获机械,具体涉及一种自走式块茎收获机。
背景技术
根茎类作物包括花生、马铃薯、红薯、胡萝卜、大蒜等。其既是粮食作物又是经济作物,用途广泛,在我国的种植面积达1.3亿亩。然而现阶段我国根茎作物收获主要靠人力收获,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严重制约了根茎类作物的发展。
目前根茎类作物挖掘机械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后置式,这种形式的缺点在于位于前端的牵引拖拉机行走在未挖掘的作物上易损伤作物,适应性差,不受农民欢迎;第二种形式是前置夹齿式,这种形式的缺点是挖掘提取和输送过程中容易造成果实的脱落,对植物的行距要求严格,适应性差;第三种前置履带式,这种机具的特点是行走速度低,结构复杂造价高,适应联合收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块茎收获机易损伤作物,提供一种不损伤作物的自走式块茎收获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自走式块茎收获机,包括行走机构、操作机构和挖掘输送分离机构,所述挖掘输送分离机构包括挖掘铲和输送分离机架,输送分离机架与机架相连,输送分离机架上设有若干根行星轮轴,每根行星轮轴上装有若干个行星轮,相邻两个行星轮之间有间隔套,行星轮上均匀分布有弧形传送齿,输送分离机架端头的行星轮轴由动力源驱动。
所示行星轮上均布有三个弧形传送齿,相邻行星轮轴之间的距离是其中一个行星轮轴上的弧形传动齿的齿尖与另外一个行星轮轴上的间隔套之间有间隙。
输送分离机架一端通过连接轴铰接在机架上、另一端与升降控制油缸相连,升降控制油缸固定在机架上。
所述机架上固定有箍环,输送分离机架上连有深浅控制杆,深浅控制杆一端设置在箍环内,深浅控制杆上设有两个控制螺母,控制螺母在箍环的上端。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机架、发动机、前桥和前轮,发动机通过传动带与输送变速箱相连,输送变速箱通过链条与行星轮轴相连;发动机通过行走传动带与离合器相连,离合器通过行走变速箱带动后轮转动。
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方向盘和座椅。
本发明中挖掘输送分离机构由挖掘铲、输送分离机架、行星轮轴、行星轮等组成,挖掘铲将作物从泥土中铲出,之后经过行星轮实现作物的传输。行星轮在传送的过程中,弧形传送齿会将作物上的泥土去掉、但不会损伤作物表皮。另外,输送分离机架通过连接轴、升降控制油缸和深浅控制杆与机架相连,可以根据不同土壤、不同作物,调节挖掘深度,其适应性较强。且本发明中挖掘输送分离机构设置在机架的下方,便于整个装置的转向,不会压损未挖掘的作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自走式块茎收获机,包括行走机构、操作机构和挖掘输送分离机构,所述挖掘输送分离机构包括挖掘铲3和输送分离机架8,输送分离机架8与机架9相连,输送分离机架8上设有若干根行星轮轴5,每根行星轮轴5上设有行星轮4,相连两个行星轮4之间设有间隔套,行星轮4上均匀分布有三个弧形传送齿4-1,输送分离机架8端头的行星轮轴5由动力源驱动。两相邻行星轮轴5之间的距离是以其中一根行星轮轴5上的行星轮4的弧形传送齿的齿尖与另外一根行星轮轴5上的间隔套之间有间隙、不接触为宜。挖掘部分在行走机构的前轮和后轮之间。
本发明中,操作机构和行走机构控制装置的前行和转弯,在前行过程中,挖掘铲3将泥土中的作物取出,行星轮4在转动过程中利用弧形传送齿4-1拨动作物实现其传输、去掉大部分的泥土。当作物从上一个行星轮轴5传动到下一个行星轮轴上的行星轮的时候,下一个行星轮轴上的弧形传送齿4-1不会损伤作物的表皮,但是在传动过程中,却可以将作物表面的泥土振掉。同一根星轮轴5上,行星轮的间距可以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间隔套来调整,每个行星轮轴5一端装有齿轮,各个行星轮轴5之间通过齿轮的啮合实现动力的传送。本发明中,行星轮轴5之间动力的传动也可以通过链条、皮带等形式实现。
本发明中,输送分离机架8一端通过连接轴铰接在机架9上、另一端与升降控制油缸7相连,升降控制油缸7固定在机架9上。所述机架9上固定有箍环21,输送分离机架8上连有深浅控制杆6,深浅控制杆6一端设置在箍环21内,深浅控制杆6上设有两个控制螺母22,控制螺母22在箍环21的上端。输送分离机架8的连接方式可实现挖掘深度的调整,进而可以使得装置适用于不同的地形和作物的收获。通过调节控制螺母22,可以调节深浅控制杆6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友文,未经江友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12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