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铺膜防渗磷石膏堆场底部排渗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1185.2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3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周威;吴维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31/00 | 分类号: | E02D31/00;E03F1/00;E03F3/04;E03F5/0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渗 石膏 堆场 底部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铺膜防渗磷石膏堆场底部排渗的方法及装置,属于化工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磷资源主要用于生产磷肥,主要采用的方式是通过硫酸与磷灰石反应制取磷酸,而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品磷石膏。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规定,磷石膏PH值在1~2,属于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根据现在的环保要求,磷石膏堆场需要进行铺膜防渗,以防止酸性水外泄。由于磷石膏堆场铺膜防渗后,初期坝由透水坝变成了不透水坝,磷石膏内含有的水分及降雨无法排出。初期坝以下磷石膏长期被水浸泡,所堆积的磷石膏为饱和状态,磷石膏无法进行排水固结,致使磷石膏力学性质大大降低,不利于后期堆积磷石膏的稳定。针对此种情况,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相关学术论文或专利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铺膜防渗磷石膏堆场底部排渗的方法,以解决干法、湿法堆存的磷石膏堆场初期坝以下磷石膏的排水固结问题,确保磷石膏堆场的稳定,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一种铺膜防渗磷石膏堆场底部排渗的方法,包括对上游坡面铺设有HDPE膜的磷石膏初期坝以下的磷石膏中的含水进行排出,使初期坝以下的磷石膏固结,其中,在初期坝上游面的坝踵位置设置钢筋混凝土箱涵,在钢筋混凝土箱涵中充填塑料盲沟,钢筋混凝土箱涵收集渗水并经塑料盲沟过滤后汇集进入钢筋混凝土箱涵尾部的不锈钢管中引出钢筋混凝土箱涵,并从贯通埋设在初期坝底部的HDPE管排向下游。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铺膜防渗磷石膏堆场底部排渗的方法,其中,所述不锈钢管与HDPE管通过法兰连接。
更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铺膜防渗磷石膏堆场底部排渗的方法,其中,所述钢筋混凝土箱涵通过混凝土连接锁与铺设的HDPE膜进行连接。
更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铺膜防渗磷石膏堆场底部排渗的方法,其中,所述钢筋混凝土箱涵与磷石膏接触部分按照五布七涂的要求采用玻璃钢进行防腐。
更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铺膜防渗磷石膏堆场底部排渗的方法,其中,所述钢筋混凝土箱涵收集的渗水通过316L不锈钢管及HDPE管排至下游调节水池。
为实现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铺膜防渗磷石膏堆场底部排渗的装置,包括在上游坡面铺设有HDPE膜的磷石膏堆场初期坝,其中,在所述初期坝上游面的坝踵设有钢筋混凝土箱涵,在钢筋混凝土箱涵中充填有塑料盲沟,钢筋混凝土箱涵尾部设有可向钢筋混凝土箱涵外导出渗水的不锈钢管,不锈钢管连接埋设在初期坝底部的HDPE管。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铺膜防渗磷石膏堆场底部排渗的装置,其中,所述钢筋混凝土箱涵净空尺寸不小于1.5m×1.5m。
更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铺膜防渗磷石膏堆场底部排渗的装置,其中,所述不锈钢管是由316L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圆管。
更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铺膜防渗磷石膏堆场底部排渗的装置,其中,所述塑料盲沟是由改性的聚丙烯的乱丝热熔后相互搭接而形成的框架结构,外包一层土工布。
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初期坝底采用钢筋混凝土箱涵、不锈钢管以及HDPE管组成的排渗系统将堆场初期坝高程以下库盆所堆存磷石膏所含水分及降水积蓄的水分导出并从坝底引向下游至库外调节水池,从而尽快将磷石膏内的水分排出,加快磷石膏的排水固结,确保磷石膏堆场的稳定。而为防止在排渗的过程中带走磷石膏颗粒,本发明在钢筋混凝土箱涵中填充了塑料盲沟作为反滤结构,可以有效阻止磷石膏颗粒跟随渗水一起被带走,还能防止不锈钢管和HDPE管发生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典型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中的A-A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B-B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C-C剖面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 1-初期坝、2-钢筋混凝土箱涵、3-塑料盲沟、4-不锈钢管、5-法兰、6-HDPE管、7-混凝土连接锁、8-HDPE膜、9-玻璃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11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