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容触摸屏两指手势输入的识别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1180.X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9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沈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触摸屏 手势 输入 识别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触摸屏输入识别技术,特别涉及电容触摸屏两指手势输入的识别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容式触摸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多点识别技术的完善,原有的单指手势的定义受其数量的限制已经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因此需要实现多指手势输入对电容式触摸屏的应用做扩充。在多指手势中两指手势因为最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并且在实现上也最容易因此会最先被考虑。但是和单指手势相比,通常两指手势的识别因为要对两点同时追踪和分析无疑相对单指要更困难,效率也要成倍的降低。
现有的两指手势识别过程通常如下:
1. 在电容式触摸屏识别到双指后,首先确定两点的位置坐标,这里先假定这初始两点为A,B。
2. 在相隔一定时间段T后,重新取得触摸屏上的坐标点数量和坐标,如数量不再是两点则不在进行手势识别,而是返回,等待过程1重新满足开始下一次的识别。
3. 如果坐标点数量依然为两点,则将这两点坐标记为C,D。
4. 依据A,B,C,D四点的具体坐标数值来确定两指的变化轨迹,即C,D点分别是A,B哪个点的延续,最终确认轨迹是AC,BD或是AD,BC并将其记录下来。
5. 不断的重复过程2到4,来确认两指的移动轨迹;同时和预先定义的两指手势轨迹作比较,两者匹配则手势识别成功,否则回到过程2。
使用现有的两指手势识别技术,必须同时记录两指的轨迹信息,占用触摸屏控制芯片的存储空间较多。另外在上述过程4中确认轨迹时也需要进行大量的运算和判断,增加了软件算法的同时降低了效率;而且一旦轨迹确认出现错误(如应该是AC,BD却误认为AD,BC)则最终的手势匹配也不会成功,从而降低了手势的识别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对特定两指手势的定义,能实现对单指手势的扩充,并且在识别上能做到和单指手势识别相同的效率,在不需要对硬件作任何提升的条件下,在电容式触摸屏的控制芯片中通过软件算法实现特定两指手势的输入和识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电容触摸屏两指手势输入的识别技术,其特征在于,在两指移动过程中,随着移动轨迹的变化而两指之间的距离始终固定不变,其识别步骤如下:
1)两指手势识别开始;
2)触摸屏侦测是否为两指接触,如果结果为否,则返回步骤1;
3)获取两指的坐标,计算它们的距离和中间点的位置坐标并保存;
4)间隔一定时间后,触摸屏重新侦测是否为两指接触,如果结果为否,则返回步骤1;
5)获取新的两指坐标,计算它们的距离和中间点的位置坐标并保存;
6)判断新坐标是否和原坐标相同,如果结果为是,则返回至步骤3;如果结果为否,则进入步骤7;
7)判断距离是否相同,如果结果为否,则返回至步骤1;
8)依据单指轨迹进行手势匹配,成功则识别结束;如果结果为否,则返回至步骤3。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使用本发明中特定两指手势输入和识别技术,则在具体的识别过程中,只需要记录单指的轨迹并按照单指手势来匹配,从而将双指手势的识别简化成了单指识别,从而大大降低了对触摸屏芯片的硬件资源要求,并且提高了双指手势识别效率。同时因为简化为对单指轨迹的识别,所以也不需要在确认轨迹时进行大量的运算和判断,杜绝了出错的可能,从而提高手势的识别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触摸屏两指手势定义实例示意图。
图中实线条代表了手指的移动轨迹101,箭头表示移动方向;虚线箭头指示的距离d就是在两指同步移动过程中任一时刻的距离,其大小是保持不变的。
图2是本发明的识别技术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参见图1和图2,电容触摸屏两指手势输入的识别技术,其特征在于,在两指移动过程中,随着移动轨迹101的变化而两指之间的距离始终固定不变,其识别步骤如下:
1)两指手势识别开始201;
2)触摸屏侦测是否为两指接触202,如果结果为否,则返回步骤1;
3)获取两指的坐标,计算它们的距离和中间点的位置坐标并保存203;
4)间隔一定时间后,触摸屏重新侦测是否为两指接触204,如果结果为否,则返回步骤1;
5)获取新的两指坐标,计算它们的距离和中间点的位置坐标并保存2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11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衣帘罩
- 下一篇:固定机舱罩加强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