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异性结合稀土纳米颗粒的多肽及其筛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0132.9 | 申请日: | 201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5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温龙平;张云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C07K14/00;C07K7/08;C12N15/11;C12Q1/02;C12M3/00;G01N21/33;G01N21/6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 31104 | 代理人: | 应云平 |
地址: | 230026***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异性 结合 稀土 纳米 颗粒 多肽 及其 筛选 方法 | ||
1.一种筛选具有特异性结合稀土纳米颗粒能力的多肽的方法,包括噬菌体展示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噬菌体展示多肽库与稀土纳米颗粒混合孵育;
(b)回收结合在稀土纳米颗粒上的噬菌体;
(c)扩增回收的噬菌体用于稀土纳米颗粒下一轮结合筛选;
(d)重复上述(a)到(c)的步骤至少一次;
(e)对回收的噬菌体挑取单克隆,测序后获得所编码的展示多肽。
2.一种特异性结合稀土纳米颗粒的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含有SEQ ID NO:1所示的多肽序列或其类似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类似物是通过将SEQ ID NO:1所示的多肽序列的氨基酸增加、缺失、变换顺序或替换获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增加的类似物为SEQ ID NO:2、SEQ ID NO:13、SEQ ID NO:14、SEQ ID NO:15、SEQ ID NO:16、SEQ ID NO:17、SEQ ID NO:18、SEQ ID NO:19、SEQ ID NO:20、SEQ ID NO:21、SEQ ID NO:22所示的多肽序列。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缺失的类似物为SEQ ID NO:3所示的多肽序列。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变换顺序的类似物为SEQ ID NO:4所示的多肽序列。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替换的类似物为SEQ ID NO:5、SEQ ID NO:6、SEQ ID NO:7、SEQ ID NO:8、SEQ ID NO:9、SEQ ID NO:10、SEQ ID NO:11、SEQ ID NO:12所示的多肽序列。
8.一种核苷酸序列,其特征在于,所述核苷酸序列含有编码如权利要求2所示的多肽序列或其类似物的核苷酸序列。
9.一种评估纳米材料悬浮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纳米材料悬浮液置于紫外检测池中;
(b)用该纳米材料的紫外特征吸收波长对样品池中的纳米材料进行实时观测和扫描,得出时间动力学曲线;
(c)根据时间动力学曲线评估纳米材料悬浮能力。
10.一种评估纳米材料沉降速率和扩散能力以及与细胞相互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细胞培养在盖玻片上,正面细胞朝上或细胞朝下分别置于细胞培养板中,盖玻片架在小玻璃体上;
(b)将纳米材料培养基倒入细胞培养板中,使得细胞充分浸入培养基中,细胞盖玻片的位置正好位于液体的中间高度;
(c)用装备有红外激光器的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表面上结合的纳米材料;
(d)根据荧光观察结果评估纳米材料沉降速率和扩散能力以及与细胞相互作用。
11.一种评估纳米材料沉降速率和扩散能力以及与细胞相互作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细胞培养板、盖玻片、小玻璃体,所述小玻璃体位于细胞培养板中,所述盖玻片架在小玻璃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013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调料压块机的出料导槽
- 下一篇:一种推铲装置及应用推铲装置的垃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