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触成型聚氨酯或聚脲复合材料构件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59261.6 | 申请日: | 2012-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8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安;张一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长安 |
| 主分类号: | B29C70/40 | 分类号: | B29C70/40;B29C70/54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杨斌 |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星***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成型 聚氨酯 复合材料 构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接触成型聚氨酯或聚脲复合材料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浸渍:先用异氰酸酯浸渍增强材料,制成A预浸料;然后用多元醇或多元胺浸渍增强材料,制成B预浸料;前述的浸渍过程在干燥环境下进行;
(2)接触成型:浸渍完成后,将所述A预浸料和B预浸料相互接触,通过对接触后的A预浸料和B预浸料进行反复挤压,使A预浸料和B预浸料中的原料组分充分混合,同时积厚或积束,待原料组分充分反应固化后得到聚氨酯或聚脲复合材料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成型聚氨酯或聚脲复合材料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控制单位面积A预浸料上异氰酸酯的量为同样面积增强材料质量的40%以下或者控制单位长度A预浸料上异氰酸酯的量为同样长度增强材料质量的20%以下,控制单位面积B预浸料上多元醇或多元胺的量为同样面积增强材料质量的40%以下或者控制单位长度B预浸料上多元醇或多元胺的量为同样长度增强材料质量的2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成型聚氨酯或聚脲复合材料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为聚酯多元醇或聚醚多元醇;所述多元胺为脂肪族多元胺、芳香族多元胺、改性脂肪多元胺或改性芳香多元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触成型聚氨酯或聚脲复合材料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与所述多元醇的质量比为1︰1;所述异氰酸酯与所述多元胺的质量比为1︰1。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触成型聚氨酯或聚脲复合材料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干燥环境是指压力低于5000Pa以下的真空环境或者空气相对湿度为30%以下的环境。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触成型聚氨酯或聚脲复合材料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在进行浸渍前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真空脱水处理,所述多元醇或多元胺中添加有吸水剂。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触成型聚氨酯或聚脲复合材料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积厚或积束完成后,增加一加压处理步骤。
8.一种接触成型板状聚氨酯或聚脲复合材料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脱水处理:将包括多元醇、多元胺、增强材料在内的主要原料进行脱水处理;
(2)预浸料制备:将异氰酸酯加入到浸渍槽中,连续浸渍所述增强材料的二维纤维布得A预浸布,单位面积的A预浸布上异氰酸酯的量控制在相同面积增强材料质量的40%以下;将脱水后的多元醇或者多元胺加入到另一浸渍槽中,连续浸渍所述增强材料的二维纤维布得B预浸布,单位面积的B预浸布上多元醇或多元胺的量与A预浸布上异氰酸酯的质量相等;
(3)接触成型:当A预浸布和B预浸布冷却到适当温度时,将所述A预浸布和B预浸布重叠在一起,使用压辊对重叠后的A预浸布和B预浸布进行反复滚压,使A预浸布中的异氰酸酯和B预浸布中的多元醇或者多元胺充分混合,然后把接触后的预浸布重叠至设定的厚度;
(4)压力固化:将上述重叠至设定厚度的浸渍布放入模具,施加压力,静置使反应原料固化,得到板状聚氨酯或聚脲复合材料构件。
9.一种接触成型管状聚氨酯或聚脲复合材料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脱水处理:将包括多元醇、多元胺、增强材料在内的主要原料进行脱水处理;
(2)预浸料制备:将异氰酸酯加入到浸渍槽中,连续浸渍所述增强材料的二维纤维布得A预浸布,单位面积A预浸布上异氰酸酯的量控制在相同面积增强材料质量的40%以下;将脱水后的多元醇或者多元胺加入到浸渍槽中,连续浸渍所述增强材料的二维纤维布得B预浸布,单位面积的B预浸布上多元醇或多元胺的量与A预浸布上异氰酸酯的质量相等;
(3)接触成型:当A预浸布和B预浸布冷却到适当温度时,将所述A预浸布和B预浸布两两重叠在一起,使用压辊对重叠后的A预浸布和B预浸布进行反复滚压,使A预浸布中的异氰酸酯和B预浸布中的多元醇或者多元胺充分混合,然后将接触后的预浸布以小于90°角度连续缠绕在一成型用芯模上,缠绕完成后,在制品坯体的最外层包覆一层塑料薄膜;
(4)固化:保持芯模旋转,使预浸体中的反应原料充分固化,脱出芯模后得到管状聚氨酯或聚脲复合材料构件。
10.一种接触成型棒状聚氨酯或聚脲复合材料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脱水处理:将包括多元醇、多元胺、增强材料在内的主要原料进行脱水处理;
(2)预浸料制备:将异氰酸酯加入到浸渍槽中,连续浸渍所述增强材料的纤维束得到A预浸纱,单位长度的A预浸纱上异氰酸酯的量控制在相同长度增强材料质量的20%以下;将脱水后的多元醇或者多元胺加入到浸渍槽中,连续浸渍所述增强材料的纤维束得到B预浸纱,单位长度的B预浸纱上多元醇或多元胺的量与A预浸纱上异氰酸酯的质量相等;
(3)接触成型固化:将所述A预浸纱和B预浸纱互相交替排列,集束后经过反复滚压使A预浸纱和B预浸纱中的组分充分混合,截取一定长度,放在模具中,施加压力,静置,使物料反应固化,脱模得到棒状聚氨酯或聚脲复合材料构件;
或将所述A预浸纱和B预浸纱集束后穿过一定截面的模具,连续拉拔,纱束在通过模具时接触,并发生物料反应,最后得到连续长度的棒状聚氨酯或聚脲复合材料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长安,未经张长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926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新型炉架
- 下一篇:防泄漏耐腐蚀耐火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