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纸板加工的自动翻板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9048.5 | 申请日: | 201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5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钱沛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沛良 |
主分类号: | B65H15/00 | 分类号: | B65H15/00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纸板 加工 自动 装置 及其 操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纸板的加工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纸板加工用的自动翻板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纸箱以其重量轻,结构性能好,便于装潢印刷等诸多优点在包装业界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包装纸箱上通常都会在其外表面印上各种图案、商标或生产商信息,以便对产品进行宣传促销。然而,在纸箱纸板的生产加工过程中,由于印刷前纸板并未完全干燥,纸板印刷面往往由于叠放挤压出现压痕,影响后续的印刷作业。因此,纸箱制造者们就必须想办法将纸板印刷面保护起来,以防止其平整度遭到破坏。
目前,一种常用的纸板印刷面平整度保护方法就是在成品纸板传送运输过程中,将纸板翻转过来,两两叠在一起,让其背面朝外压在传送带上,印刷面朝里保护起来。但一个问题是,在传统的翻板作业中,这种纸板的翻板操作都是人为手工进行,翻板效率低,且存在工伤等安全隐患。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自动化程度好,翻板效率高,节约制造成本的翻板装置和翻板方法是困扰纸箱制造者们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纸板翻板作业,且生产效率高,节约制造成本的自动翻板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纸板加工的自动翻板装置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1)上的悬臂(2)及辅助悬臂(3),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2)的数量为偶数个,对称地活动安装在机架(1)的左右两侧,每个悬臂(2)的底部设有调节其翻转角度的顶杆(7),一曲轴(4)与顶杆(7)活动连接。
作为改进地,所述辅助悬臂(3)水平固定在机架(1)的上表面,且位于每对悬臂(2)对称轴上。
作为改进地,所述曲轴(4)与顶杆(7)间通过连杆(5)活动连接,该连杆(5)包括与曲轴(4)相连的条形连杆(51),以及与条形连杆(51)相连的三角连杆(52);一顶杆穿杆(6)贯穿三角连杆(52)将顶杆(7)固定。
作为改进地,所述悬臂(2)为长条状,其数量为六个,成三对地设置在机架(1)的左右两侧;所述辅助悬臂(3)为四个,平均分布在三对悬臂(2)的两个中间间隙和两个端部间隙内;一穿杆将四个辅助悬臂(3)固定机架(1)上。
进一步改进地,所述悬臂、辅助悬臂都为板状;该悬臂数量为两个,对称分布在机架的左右两侧;该辅助悬臂设置在左右两侧悬臂间的间隙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自动翻板装置的操作方法,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5所述自动翻板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第一步(step1)纸板准备,在机架左右两侧的悬臂上分别放置一叠待翻转的纸板,纸板反面朝下印刷面朝上让反面与悬臂接触;
第二步(step2)纸板叠放,驱动曲轴使机架左右两侧的悬臂同时向上翻转至竖直,让左右悬臂上的纸板印刷面相对叠在一起;
第三步(step3)纸板传走,驱动曲轴使机架左右两侧的悬臂同时向右翻转,并在翻转一个角度后,右侧的悬臂继续向右下翻转将叠放好的纸板传走给传送带,而左侧的悬臂向左翻转回水平位置等待接收下一叠待翻转纸板;
第四步(step4)悬臂复位,驱动曲轴使右侧的悬臂回复水平位置,等待下一叠待翻转纸板。
作为改进地,所述每叠待翻转的纸板为10-30张纸板叠在一起。
本发明提供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自动翻板装置代替传统的手工翻板,具有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好,节约生产成本的优势。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翻板方法,不仅有效避免纸板印刷面出现压痕影响后续印刷,而且通过使机架左右两侧的悬臂同时向右翻转一个角度后再分开,避免悬臂分开时造成叠放好的纸板分散凌乱,翻板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纸板加工的自动翻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纸板加工的自动翻板装置局部剖视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纸板加工自动翻板装置工作原理结构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自动翻板装置操作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 2、悬臂 3、辅助悬臂 4、曲轴 5、连杆 51、条形连杆
52、三角连杆 6、顶杆穿杆 7、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实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沛良,未经钱沛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90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盘式前桥转向节总成
- 下一篇:曼前桥转向节与工字梁之连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