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防治大菱鲆白便病的药物组合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58896.4 申请日: 2012-07-19
公开(公告)号: CN102743400A 公开(公告)日: 2012-10-24
发明(设计)人: 宫春光;安鑫龙;李雪梅;潘娟;陈福杰 申请(专利权)人: 河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1/7036 分类号: A61K31/7036;A61P31/04;A61K31/498;A61K31/165
代理公司: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代理人: 刘晓琴;李馨
地址: 071001 ***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防治 大菱鲆 白便病 药物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大菱鲆白便病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大菱鲆自欧洲引进我国,由于其优良养殖性状,养殖产业发展迅速,现已成为我国北方沿海重要的养殖品种,在北方沿海地区已迅速发展成为一项特色产业,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伴随着养殖范围的扩大和养殖密度的增加,以及养殖管理的混乱和缺乏有效监控,大菱鲆的病害问题日趋严重,现已成为制约大菱鲆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中大菱鲆白便病即是危害最大的一种疾病。该病的传染速度极快,流行面积非常广。在有爆发白便病的养殖工厂中,仔稚鱼和商品鱼的日死亡率可达1%以上,累计死亡率可高达80%~90%,给养殖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报失,严重威胁到整个大菱鲆的养殖产业。目前,国内外治疗大菱鲆白便病主要使用单剂抗菌药,以乙酰甲喹为主,但效果并不明显,其中对体重在100g以上的病鱼有一定治愈率,可达50%左右,对仔稚鱼则基本没有治愈效果。因此,研制有效防治大菱鲆白便病的药物,对现实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治大菱鲆白便病的药物组合物,有效提高多病原造成的和不同地域发生的大菱鲆白便病的治愈率;同时,有效预防大菱鲆白便病,避免白便病的发生。

本发明是按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防治大菱鲆白便病的药物组合物,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下述组分:乙酰甲喹40~60%、氟苯尼考20~30%、新霉素20~3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中,乙酰甲喹:氟苯尼考:新霉素的质量比为2:1:1。

更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将上述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制备为适宜鱼类口服的剂型。在使用中,将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与饲料混合,配制成口服药饵进行饲喂,用于大菱鲆白便病的预防和治疗。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由乙酰甲喹、氟苯尼考、新霉素和二氧化氯组成。

其中,乙酰甲喹、氟苯尼考和新霉素的质量百分比为:乙酰甲喹40~60%、氟苯尼考20~30%、新霉素20~30%,这三者组成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的口服药物组合物,二氧化氯作为配合口服药物组合物使用的外用药物,其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的含量不予限定。

最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由乙酰甲喹、氟苯尼考、新霉素和二氧化氯组成,其中,乙酰甲喹、氟苯尼考、新霉素的质量比为2:1:1,二氧化氯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的含量不予限定。

使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来防治大菱鲆白便病,可以仅单独饲喂由乙酰甲喹、氟苯尼考和新霉素组成的口服药物组合物,即能有效地治愈大菱鲆白便病。

更为优选的,是使用口服药物组合物的同时,使用二氧化氯药浴,该技术方案能明显提高口服药物组合物单独使用时的大菱鲆白便病的预防和防治效果并有效降低复发概率。当单独使用口服药物组合物时,治愈率在91%~93%之间,治愈时间在6~7天,死亡率在1%左右,尤其当病情严重、病鱼摄食明显减少甚至不摄食时效果更差;当使用口服药物组合物的同时,使用二氧化氯药浴时,治愈率可达97%~99.8%之间,治愈时间在3~4天,死亡率在0.1%左右,当病情严重、病鱼摄食明显减少甚至不摄食时治疗效果也非常明显。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对比其特点是:

1、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在大菱鲆仔稚鱼期和商品鱼养成期都可以使用,对已患白便病的大菱鲆七天内的治愈率可达到95%以上。

2、按该药物组合物的使用方法进行大菱鲆白便病防治,方法简单、使用方便、药效快、效果明显,养殖户容易掌握,不需要添加其他附加成分,成本低廉,是当前国内养殖大菱鲆在没有商业性疫苗条件下防治大菱鲆白便病的首选药物。

3、本发明是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复合、综合性抗菌药药物组合物,可治愈多病原造成的和不同地域发生的大菱鲆白便病。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用于大菱鲆白便病的治疗时,优选的用药方案为:药物组合物与饲料混合,配制成口服药饵进行投喂。

更为优选的用药方案为:药物组合物与饲料混合,配制成口服药饵进行投喂的同时,配合使用由二氧化氯配制的药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农业大学,未经河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88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