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碱免疫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8850.2 | 申请日: | 201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2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虞留明;张曼;田军;蔡江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795 | 分类号: | C07K14/795;C07K14/765;C07K14/47;C07K1/113;C07K16/44;G01N33/53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碱 免疫原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具体涉及的是茶碱免疫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茶碱(Theophylline),其结构式如式(Ⅲ)所示。
式(Ⅲ)
茶碱是一种甲基黄嘌呤类的衍生物,临床用途极其广泛。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哮喘型慢性支气管炎和心源性哮喘等。但茶碱高于有效血药浓度时也会产生很多毒副作用,包括:恶心,头痛,腹泻,呕吐,肠胃出血,癫痫以及心律失常等。由于茶碱的临床有效治疗窗窄(治疗血药浓度参考范围为10-20μ g/ml),且毒副反应发生率与其血药浓度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期间对病人的茶碱血药浓度水平进行监测非常重要。
现有检测茶碱的方法主要有荧光偏振法、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和免疫比浊法。高度自动化的荧光偏振法和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因其简便快速的优点成为临床茶碱血药浓度监测最常用的方法,但其试剂盒全部依赖进口,价格昂贵和有效期较短是其不可回避的缺点,造成临床使用难以普及。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茶碱免疫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研制出一种抗茶碱特异性抗体和茶碱均相酶免疫检测试剂。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茶碱免疫原,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式(Ⅰ)
其中:
R为连接基团,是-(CH2)n-COO- 、O-(CH2)n-COO-、-S-(CH2)n-COO-、-NH-(CH2)n-COO-的一种,所述n为1至20之间的整数;优选的,R为-(CH2)n-COO-,n是1至10之间的整数,更优选的R为-(CH2)5-COO-;
载体为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质,常用的免疫原性载体包括血清蛋白,血蓝蛋白(KLH)和甲状腺球蛋白等。
进一步的,茶碱免疫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具有式(Ⅱ)中结构的茶碱衍生物;
式(Ⅱ)
(2)、将具有免疫原性的载体溶解形成具有免疫原性的载体溶液;
(3)、将具有式(Ⅱ)中结构的茶碱衍生物加入到所述具有免疫原性的载体溶液中,使具有式(Ⅱ)中结构的茶碱衍生物中连接基团所在部分和具有免疫原性的载体发生缩聚反应,形成所述茶碱免疫原。
进一步的,当R为-(CH2)5-COO-时,所述茶碱免疫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具有式(Ⅱ)中结构的茶碱衍生物的合成
1、制备化合物2:
用有机溶剂A溶解10-50 g的化合物1,其结构式见式(Ⅳ),10-30 g的6-氨基己酸,得到第一反应溶液,其中有机溶剂A的使用量根据需要在100-300 mL左右,使其在第一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加热反应,此时第一催化剂的使用量在1-20 g左右,加热反应得到的生成物抽真空浓缩,重结晶得到化合物2,即如下结构式(Ⅴ)中的化合物。
其中,具有式(Ⅳ)中结构的化合物和具有式(Ⅴ)中结构的化合物结构如下:
式(Ⅳ) 式(Ⅴ)
利用化合物1制备具有化合物2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2、制备化合物3
用蒸馏水溶解5-30 g的化合物2和1-10 g NaNO2,得到第二反应溶液,其中蒸馏水的使用量根据需要在50-300 mL左右。加热反应后得到黄色固体物质,经过滤、干燥、浓缩得到具有式(Ⅵ)中结构的化合物3。
式(Ⅵ)
利用化合物2制备化合物3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3、制备化合物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88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氟硼酸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蓝牙判别运动趋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