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车座管结构及其升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8552.3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9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简胜彦;吴彦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怡和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06 | 分类号: | B62J1/06;B62K19/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大***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 车座 结构 及其 升降 方法 | ||
1.一种自行车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升降管,包含:
一第一滑轮,枢装在该升降管上;
一抵推件,该抵推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且该第一端同轴向设置于该升降管内;
一座管,是供该第二端定位,且该座管限制该升降管仅能轴向升降,而该座管被定位在该自行车上;
一升降调节机构,依序包含:
一第二滑轮,枢设在该抵推件,且该第二滑轮受该抵推件限制在轴向位移,且该第二滑轮相对该升降管具备一基础位移距离;
一第三滑轮,枢设在该抵推件;及
一第四滑轮,共轴枢设在该抵推件及该升降管,且该第四滑轮受该抵推件限制在轴向具备相对该抵推件的一进给位移距离;
一弹性件,推动该升降调节机构而令该抵推件的该第二端相对该升降管向外伸缩位移;以及
一调节缆,包含:
一基础段,缠绕在该第一滑轮与该第二滑轮;及
一进给段,缠绕在该第三滑轮与该第四滑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自行车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一活动迫紧轮,轴向迫紧该调节缆,且该活动迫紧轮供该基础段内运作方向相反的二该调节缆绕设,该第一滑轮供该基础段内的其余调节缆绕设。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自行车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一定位头固定在该升降管的一上端部;以及
该活动迫紧轮包含:
一迫环,枢装在该定位头内;
二阶轮,每一所述阶轮具有较小的一第一阶与较大的一第二阶,该二第一阶彼此相对且可活动地套设在该迫环内,而运作方向相反的该二调节缆分别被各该第二阶及该迫环限位;以及
一迫件,沿轴向推动一该阶轮,借以令该第二阶及该迫环夹紧该调节缆。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自行车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另包括:
一控制组件,相对应带动该迫件延轴向位移;以及
一复位手段,用以令该控制组件复位。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自行车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进给段的缠绕圈数较该基础段的缠绕圈数相异。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自行车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础位移距离与该进给位移距离相异。
7.根据权利要求1的自行车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两端分别抵推在该第一端与该第二滑轮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的自行车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两端分别抵推在该第一滑轮与该第二滑轮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的自行车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两端分别抵推在该第二端与该第四滑轮之间。
10.一种自行车座管升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配置多个滑轮在一可伸缩座管内产生一基础位移距离及一进给位移距离,且至少一滑轮连动该座管;
缠绕一调节缆在多个滑轮上,且该调节缆在该进给位移距离处与该基础位移距离处的缠绕数量相异,当该调节缆受力改变该基础位移距离后,该基础位移距离与该进给位移距离产生差距而使该座管伸缩;以及
设置一弹性复位力恢复该基础位移距离以带动该座管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怡和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怡和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855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紧固件数控综合组装机
- 下一篇:衬套压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