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潮汐能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8034.1 | 申请日: | 201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3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兆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镇海捷登应用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3B13/26 | 分类号: | F03B1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潮汐能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潮汐能的利用装置,尤其是一种利用潮汐能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辽阔浩瀚的海洋,不仅使人心旷神恰,而且使人迷恋和陶醉,然而大海最诱人的地方,还在于它蕴藏着巨大的可再生能源,我国海洋能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开发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开始利用潮汐能来发电了,现有的潮汐发电的方式大多都采用在海岸边建造堤坝,在堤坝上安装水轮发电设备,利用涨潮与落潮的水位差发电,容易受涨潮、平潮、落潮及大潮小潮的影响,导致发电量不稳定,再者涨潮与落潮的高差也相对有限,并且合适的地方也相对难找;另如专利号为200910206050.4的一种利用波浪能发电的装置,只是利用波浪纵向运动的能,使浮块上下运动,将海水提高储存在水库中,作用于水力发电,但潮汐能还有有横向流动的能,可见此专利未能充分利用能源,效益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原理简单,易于实施,并能充分利用潮汐能的一种利用潮汐能发电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潮汐能发电装置,包括固定架、液压提水装置及水库,所述的固定架上轴接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上轴接有滚筒轴,所述的连接杆内侧的滚筒轴上设置有滚筒,所述的滚筒设置有叶片,所述的连接杆外侧的滚筒轴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的固定块在与所述的滚筒轴偏心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轴,所述的液压提水装置上端轴接在所述的固定架上,所述的液压提水装置下端与所述的第二轴轴接,所述的连接杆下端与所述的固定架之间另设置有一套液压提水装置,所述的液压提水装置的液压缸上至少设置有第一吸水管和第二吸水管,所述的第一吸水管及所述的第二吸水管的吸水口设置在海水里,所述的第一吸水管和所述的第二吸水管分别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的第一吸水管的单向阀及所述的第二吸水管的单向阀以上分别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的出水管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的出水管与所述的水库连通;
所述的第一吸水管及第二吸水管在所述的吸水管单向阀以下可集中为一根,所述的出水管在所述的出水管单向阀以上可集中为一根;
所述的出水管单向阀以上的每根吸水管的容积均大于与其匹配的液压缸的容积;
所述的液压缸内设置有活塞,所述的活塞上下分别装有润滑液,所述的活塞上端的润滑液的体积大于所述的液压缸的容积小于所述出水管单向阀以上的第一吸水管的容积;所述的活塞下端的润滑液的体积大于所述的液压缸的容积小于所述的出水管单向阀以上的第二吸水管的容积;
所述的液压提水装置的液压杆在所述的液压提水装置的液压缸内的移动距离大于涨潮时最高点与落潮时最低点的水位差;
所述的液压提水装置的液压缸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吸水管和所述的第二吸水管相匹配的接口,所述的出水管与所述的第一吸水管及所述的第二吸水管可设置为非钢性软管;
所述连接杆、滚筒及设置在滚筒上的叶片均空心且密封,其平均比重在海水比重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连接杆上轴接有滚筒,潮流带动滚筒叶片运动从而使滚筒转动,滚筒带动轴接在第二轴上的液压杆运动,当滚筒带动轴接在第二轴上的液压杆向下运动时,对连接杆产生拉力,使连接杆连接的液压杆向上推动,当滚筒带动滚筒上的液压杆向上运动时,对连接杆产生压力,连接杆连接的液压杆向下拉动,同样潮汐起伏也会带动滚筒上下起伏,从而使液压杆上下运动,这样使潮汐的横向能与纵向能都得到充分的利用;
吸水管在所述的吸水管单向阀下端集中为一根,出水管在所述的出水管单向阀以外集中为一根,这些都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材料;
液压缸内有液压油,既能起到一定的润滑作用,减少活塞及液压缸的磨损与腐蚀;
活塞上端的液压油的体积大于液压缸的容积小于出水管进口以外的第一吸水管的容积,活塞下端的液压油的体积大于液压缸的容积小于出水管进口以外的第二吸水管的容积,因此当活塞推到最高点处,液压缸上端的液压油不会满到出水口,由于油轻水重的原理并且油在高水在低避免液压油进入到出水管内,第二吸水管内的海水也不会进入到液压缸内,当活塞拉到最低点时,液压缸下端的液压油不会满到出水口,液压缸上端也不会进入海水,有效地保护了液压提水装置的使用寿命,也避免了油对海水造成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镇海捷登应用技术研究所,未经宁波市镇海捷登应用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80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