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插层纳米材料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7997.X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8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高延敏;周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F11/04 | 分类号: | C23F1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明芳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材料 缓蚀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腐蚀与防护领域,涉及一种缓蚀剂,具体是涉及一种插层纳米材料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缓蚀剂是控制腐蚀的重要方法,目前所使用的缓蚀剂一般都是有机小分子或是无机可溶性盐类物质,这些缓蚀剂一般适用在水性的环境中使用,在有机涂料中因为可溶渗出问题,导致涂层起泡,而使其不能在有机涂层中使用,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有机涂层中所使用的铬酸盐或铅盐以及氧化物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研制无毒,缓蚀效率高,缓蚀时间长的材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毒、缓蚀效率高、缓蚀时间长的插层纳米材料缓蚀剂,以解决现有的缓蚀剂使用范围局限性大、有机涂层中可溶渗出、毒性大、缓蚀效率低、分散性比较差的技术难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插层纳米材料缓蚀剂,它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更优选的是,它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其中,所述的烯基寡聚酰胺季铵盐由三个含氮的五元杂环、杂环上与N成键的含有官能团的支链烯基官能团和短的碳链支链CH3组成,具体结构式如下:
其中,所述的蒙脱土为纳米蒙脱土。
其中,所述的烯基寡聚酰胺季铵盐的制备方法参考文献【含六个杂环的寡聚酰胺的合成,化学通报,2001/7】。
其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OP为表面活性剂OP-10。
上述插层纳米材料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先将配方中的液体组分混匀,再固体组分搅拌均匀,浸泡10小时以上,即可。
有益效果:发明的优点在于:加入了具有空间结构的纳米蒙脱土,插层纳米材料缓蚀剂复合物材料的组合物具有表面覆盖度大,缓蚀效率高、分散性好的特点;同时选用烯基寡聚酰胺季铵盐物质作为填充物,该类物质为抗肿瘤药物的中间体,易得,同时它能离解成分子量较大的季铵阳离子和分子量小的无机阴离子。季铵阳离子有一个长“尾巴”的憎水基团和以氮原子为中心的亲水基团,从而使烯基寡聚酰胺季铵盐有强烈的表面活性剂作用。季铵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使它与金属表面产生静电吸引力,这也导致季铵阳离子在金属表面上的吸附(物理吸附)。酰胺基中有N原子,N原子上的电子对可以和金属原子形成配位键而在表面强烈吸附(化学吸附),烯基寡聚酰胺季铵盐吸附于金属表面后,非极性烯基链阻止了溶液中的氢离子向金属表面的扩散,因此使金属离子化反应的活化能大大提高。同时可以调节组分的不同配比达到对不同金属的缓蚀作用。在溶液中加入KI时,由于溶液中Iˉ的存在能够使金属界面的零电荷电位向负方向移动,这样进一步的促进阳离子的吸附,烯基寡聚酰胺季铵盐与KI形成良好的协同作用,其缓蚀作用比烯基寡聚酰胺季铵盐单独作用时增强。
本发明产品加入酸性溶液时,溶液虽不透明(浑浊),但保持均匀分散状,能均匀分散于酸性液中,并且在试验时间内,液体稳定不分层,无沉淀物,是一种效果好的插层纳米材料缓蚀剂复合物材料组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插层纳米材料缓蚀剂,它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制备方法:先将配方中的液体组分混匀,再固体组分搅拌均匀,浸泡10小时以上,即可包装。
当施工时将该类缓蚀剂加入到10%(w/w)的盐酸溶液中,其中加入缓蚀剂的量为20mg/ml,用于测试其对A3钢的缓蚀效果。
效果:通过测试极化曲线可以得出,加入缓蚀剂之后自腐蚀电流变小,自腐蚀电位变化不大,阴极极化曲线变化不大,阳极极化曲线斜率变大,从而起到了缓蚀的效果,缓蚀效果为87.65%。
实施例2:
一种插层纳米材料缓蚀剂,它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制备方法:先将配方中的液体组分混匀,再固体组分搅拌均匀,浸泡10小时以上,即可包装。
当施工时将该类缓蚀剂加入到10%(w/w)的盐酸溶液中,其中加入缓蚀剂的量为20mg/ml,用于测试其对A3钢的缓蚀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79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