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浆系统及散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7298.5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7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孟锡泉;朱记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B1/34 | 分类号: | D21B1/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11 | 代理人: | 哈达 |
地址: | 2151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纸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浆系统及在该散浆系统中进行散浆的一种散浆工艺。
背景技术
造纸生产过程的散浆(又称碎浆)工段为行业内所熟知。通过散浆,可使固态浆料、废纸或损纸等造纸原料中的纤维初步分离,为浆料的后段处理做好准备。
散浆分为间歇式散浆和连续式散浆。所谓间歇式散浆是指一定量浆料投入散浆机完成散浆被取出后,再进行另外一批次的浆料的散浆,各批次散浆的过程是非连续的。
目前的间歇式散浆工序过程一般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散浆机的大小及能力,投放一定重量的原料,其中可以包括固态浆料、废纸和损纸,配合一定量的水,以达到最佳浓度;
2)启动散浆机,使用机械的方式散浆至完全达到纤维分离的目的;
3)如果有必要,上述过程中加热(蒸汽)或加入强度解离剂,或加热和强度解离剂同时使用;
4)散浆完成后,稀释散浆机内的浆料至一定浓度,再把浆料从下方泵出;
5)回到第一步骤,开始下一个循环。
上述散浆工艺存在的缺陷是:
1)损纸在干的状态被打散,对纤维造成的损伤较大,影响过程控制及成纸的性质。
2)损纸有不同的形式,有散纸,也有打成包的纸,很难调控每次进料的量。
3)进料量无法准确估计导致散浆的浓度会不准确。
4)当散浆浓度需求低的时候,纤维与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少,损纸的纤维分离完全是依靠机械能量的作用而达到的,无论散浆机及其转子的设计多先进,都会对纤维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进而影响成纸强度。
5)进料量无法准确估计也会导致添加强度解离剂时无法准确估量,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或是添加量不够的情况。
6)损纸堆放占用较多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消除上述缺陷的散浆工艺及为实施该散浆工艺而设置的散浆系统。
一种散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利用打包机,在温湿条件下将原料打包,该原料包括损纸;
将预先需要数量的打包后的湿原料输入缓冲区并在缓冲区内滞留一定时间;
湿原料再由缓冲区推动经过储存和运输区,并进入散浆机内,定量加水后完成一次加料,然后进行散浆;
在散浆机内完成散浆后形成浆料并取出。
一种散浆系统,包括打包机,用于在温湿条件下将原料打包,与打包机相连接的缓冲区,用于暂存打包后的湿原料,与缓冲区连接的储存与运输区,及与储存与运输区相连的散浆机,所述储存与运输区用于将湿原料传递至散浆机内,散浆机用于完成散浆并形成浆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散浆工艺具有如下优点:
1)原料损纸在温湿条件下彻底水化,松软,膨胀,氢键初步分裂,可降低现有散浆过程中纯机械作用对纤维的损伤。
2)纸与纸之间的摩擦力因湿化而减少,可以提高正常散浆浓度2-3%。也就是说,在达到相同的散浆浓度的前提下,本发明的工艺与传统的工艺相比,需要更少的时间和能量,因此本发明的散浆工艺带来的效果是生产力的改善,且单位能耗的降低。
3)原料中的纤维受机械力的损害减少,稳定了生产过程及提高了成纸的强度。
4)损纸温湿打包过程的湿度一定,有效地控制了每次的散浆量,从而可以稳定控制散浆浓度,减少能量及化学药品的浪费,避免了散浆浓度低造成的纤维损害。
5)由于本发明散浆工艺可以降低散浆强度,因此对原料损纸中的杂质如塑料片也有更好的保护作用,可使这些杂质保持相对大的形状,利于在后续的工艺中将其去除。
6)损纸打包缓冲同时也缓减了损纸堆放占用较多空间的问题。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散浆系统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72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调节冷热分离设备
- 下一篇:汽车前减震器安装板落料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