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施工平台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7249.1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7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孙涛;陈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建柏利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28 | 分类号: | E04G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刘湘舟;朱丽岩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施工 平台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移动式的建筑施工平台上的平台移动机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设备的不断发展的今天,建筑施工平台主要呈现出两种设计方向,一种为传统固定式施工平台,另一种是移动式施工平台。现有的移动式施工平台主要依靠4~6名施工人员人力的推托,才能将移动式施工平台中的移动平台(或叫承载平台)移入或移出,这种方式不但加大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还大大增加了施工人员的操作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平台传动机构,要解决传统的移动式施工平台中的移动平台只能靠人力移入或移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平台传动机构,连接在建筑施工平台中的移动平台与固定主梁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主梁的主梁翼缘上的绞盘支撑架、固定连接在绞盘支撑架上的绞盘、固定连接在固定主梁的主梁腹板上的齿轮组、以及固定连接在移动平台的平台主梁上的齿条。
所述绞盘包括螺栓连接在绞盘支撑架上的绞盘壳体、连接在绞盘壳体上的输入转轴一、以及同轴转动连接在输入转轴一上的主动链轮,所述齿轮组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主梁的主梁腹板上的齿轮支撑板、穿在齿轮支撑板和固定主梁的主梁腹板上的齿轮转轴、以及同轴转动连接在齿轮转轴上的从动链轮和同步齿轮,所述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从动链轮连接,所述同步齿轮与齿条啮合。
所述绞盘壳体上连接有绞盘罩。
所述绞盘支撑架上设有竖向长孔,所述绞盘壳体通过螺栓和竖向长孔连接在绞盘支撑架上。
所述输入转轴一的头部可以设有与手柄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头。
所述绞盘壳体上还可以铰接连接有输入转轴二,输入转轴二上同轴转动连接有齿轮二,所述输入转轴一上同轴转动连接有齿轮一并且齿轮一与齿轮二相啮合。所述输入转轴一的头部和输入转轴二的头部均可设有与手柄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头。
所述绞盘壳体上还可以铰接连接有输入转轴三,输入转轴三上同轴转动连接有齿轮三,所述输入转轴二上同轴转动连接有齿轮四并且齿轮四与齿轮三相啮合。所述输入转轴一的头部、输入转轴二的头部和输入转轴三的头部均可设有与手柄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是一种应用在移动式的建筑施工平台中的传动机构,尤其适合应用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可移动的悬挑式施工平台上,可以使移动平台实现自主前后移动(通过本发明,可以使移动平台沿固定主梁前后移动)。
本发明是一种针对于移动式的建筑施工平台的传动方式的优化,它可以将移动平台的前后移动方式由人力推动改为通过人工摇动减速绞盘,在保护了施工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是从固定主梁的外侧看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3是从固定主梁的内侧看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主视示意图。
图5是绞盘与绞盘支撑架连接的主视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左视示意图。
图7是绞盘的主视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右视示意图。
图9是图8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是齿轮组的主视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右视示意图。
附图标注:1-移动平台;1.1-平台主梁;2-建筑施工平台传动机构;3-固定主梁;3.1-主梁翼缘;3.2-主梁腹板;4-绞盘支撑架;5-绞盘;6-链条;7-齿轮组;8-齿条;9-绞盘罩;10-手柄;11-绞盘壳体;12-齿轮一;13-齿轮二;14-齿轮三;15-齿轮四;16-连接头;17-固定销;18-主动链轮;19-输入转轴三;20-输入转轴二;21-输入转轴一;22-从动链轮;23-齿轮支撑板;24-同步齿轮;25-键;26-卡环;27-齿轮转轴;28-轴套;29-竖向长孔;3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4所示,这种建筑施工平台传动机构2,连接在建筑施工平台中的移动平台1与固定主梁3之间,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主梁3的主梁翼缘3.1上的绞盘支撑架4、固定连接在绞盘支撑架4上的绞盘5、固定连接在固定主梁3的主梁腹板3.2上的齿轮组7、以及固定连接在移动平台1的平台主梁1.1上的齿条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建柏利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建柏利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72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能量回馈群控电梯节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加固高液限土质边坡的防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