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转筒、流延装置、流延膜的形成方法及溶液制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6524.8 | 申请日: | 201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0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新井利直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1/24 | 分类号: | B29C41/24;B29C41/34;B29L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港区***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装置 流延膜 形成 方法 溶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转筒(drum)、流延装置、流延膜的形成方法及溶液制膜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大画面化,对LCD中所用的光学膜也要求大面积化。光学膜由于是以长条状而制造,所以是根据LCD的尺寸而切割为预定尺寸。因此,为了制造面积更大的光学膜,必须制造宽度较以前更大的长条光学膜。
作为长条光学膜的具代表性的制造方法,有溶液制膜方法。众所周知溶液制膜方法为以下方法:将聚合物溶解在溶剂中而成的涂料(dope)流延到移动的流延支撑体上,在流延支撑体上形成包含涂料的流延膜,将流延膜从流延支撑体上剥离并进行干燥,藉此制造膜。
作为流延支撑体,一直使用架设在多个金属转筒上的金属制的无接缝带(endless band)。能利用溶液制膜方法来制造的膜的最大宽度受到该无接缝带的宽度的限制。因此,为了制造宽度更大的膜,需要宽度更大的无接缝带。但是,迄今为止仅可获得宽度不大于2m左右的无接缝带。
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将成为宽度方向中央部的中央部带与成为各侧部的一对侧部带在长度方向上焊接,藉此获得宽度较以前更大的无接缝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公开公报第2009-0110082号
然而,使用像专利文献1所记载那样的无接缝带长时间(例如700小时以上)连续实行溶液制膜方法的情况下,产生了刮削粉故障或厚度偏差故障。发明人进行了努力研究,结果发现,刮削粉故障或厚度偏差故障是由焊接部的突起或残留应力所引起。
进而,发明人等人进行了努力研究,结果得知,像专利文献1所记载那样的无接缝带容易由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焊接部引起宽度方向上产生翘曲。特别是容易引起无接缝带的宽度方向端部、也就是从中央部带向侧部带翘曲。若使用宽度方向端部翘曲的无接缝带来实行溶液制膜方法,则会由该翘曲引起流延膜产生厚度偏差。即使将此种产生了厚度偏差的流延膜进行干燥,也形成产生了厚度偏差的膜(以下称为厚度偏差故障)。
另外,以因翘曲而弯曲的无接缝带的内侧的面与金属转筒的周面接触的方式将无接缝带架设在金属转筒上的情况下,在无接缝带的侧部,带端局部地与金属转筒的周面接触。若带端局部地与金属转筒的周面接触的状态持续,则无接缝带的侧部的变形增大,因此容易引起上述厚度偏差故障。
进而,剥离产生了厚度偏差的流延膜时,容易产生剥离残留故障,对产生了厚度偏差的流延膜进行干燥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发泡。
为了矫正无接缝带的翘曲,也可以在绕挂着无接缝带的状态下使金属转筒移动以使金属转筒的间隔变大,使对无接缝带施加的移动张力增大。但是,若在对无接缝带施加的移动张力增大的状态下直接实行溶液制膜方法,则容易由焊接部引起膜的厚度偏差故障及刮削粉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这些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转筒、流延装置、流延膜的形成方法及溶液制膜方法。
本发明的金属转筒的特征在于:旋转自如地受到支撑;以周面支撑金属制的无接缝带,该金属制的无接缝带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焊接部;并且在所述周面中,具有在所述焊接部的位置区域中沿着周方向延伸设置的槽。
优选的是槽为环状。另外,优选的是槽的底部具有平坦面。
本发明的流延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一对金属转筒;无接缝带,以焊接部位于槽上的方式绕挂在一对金属转筒上,且通过金属转筒的旋转而在长度方向上移动;流延模具,向无接缝带的表面流出含有聚合物及溶剂的涂料;以及膜干燥机,对包含所流出的涂料且形成在表面上的流延膜喷附加热风,使溶剂从流延膜中蒸发。
流延装置优选的是包括剥离机,该剥离机将流延膜从无接缝带上剥离而获得湿润膜。
优选的是一对金属转筒中,与剥离机相向的金属转筒为剥离用金属转筒,在无接缝带中由剥离用金属转筒支撑的部分,流延膜被剥离,并且所述流延装置包括:剥离转筒冷却机,将剥离用金属转筒冷却;以及带背面冷却机,将朝着靠近剥离用金属转筒的方向移动的无接缝带的焊接部从背面侧加以冷却。
优选的是一对金属转筒中,与流延模具相向的金属转筒为流延用金属转筒,从流延模具中流出的涂料到达无接缝带中由流延用金属转筒支撑的部分,并且所述流延装置具备:流延转筒冷却机,将流延用金属转筒冷却;以及带表面冷却机,在无接缝带中涂料到达的位置与流延膜被剥离的位置之间,与无接缝带相向而设置,并且将由流延用金属转筒支撑的焊接部从表面侧加以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65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