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接触式数据传输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55575.9 | 申请日: | 2012-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2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平;郭世忠;刘彦明;谢楷;史军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B5/00 | 分类号: | H04B5/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数据传输 装置 | ||
1.非接触式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整形器(101)、相位分离器(102)、电场耦合环(103)、第一电荷放大器(104A)、第二电荷放大器(104B)、减法器(105)、正向比较器(106)、负向比较器(107)和R-S触发器(108),输入信号通过整形器(101)对输入信号整形后送入相位分离器(102)的输入端,经相位分离器(102)后得到两路相位相差180度的D+数据线信号和D-数据线信号,其中D+数据线信号和D-数据线信号通过电场耦合环(103)送入第一电荷放大器(104A)和第二电荷放大器(104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电荷放大器(104A)和第二电荷放大器(104B)输出的信号送入减法器(105),减法器(105)输出两信号的差值;在每次输入信号0/1跳变时刻,减法器(105)将输出一个正向单脉冲,脉冲的上升沿时刻与0/1跳变时刻相同;在输入数据1/0跳变时刻,减法器(105)将输出一个负向单脉冲,脉冲的上升沿时刻与1/0跳变时刻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式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减法器(105)的输出端分别与正向比较器(106)的同相端和负向比较器(107)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正向比较器(106)的反相输入端接参考信号V+,负向比较器(107)的同相输入端连接参考信号V-,正向比较器(106)的输出端与R-S触发器(108)的S端连接,负向比较器(107)的输出端与R-S触发器(108)的R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电场耦合环(103)包括第一外环电场耦合极板(201A)、第二外环电场耦合极板(201B)、第一内环电场耦合极板(207A)、第二内环电场耦合极板(207B)、外环屏蔽极板(203)、内环屏蔽极板(208)、外环绝缘层(205)、内环绝缘层(210)、外环屏蔽层(204)、内环屏蔽层(209)、第一外环同轴电缆(202 A)、第二外环同轴电缆(202 B)、第一内环同轴电缆(206 A)和第二内环同轴电缆(206B);外环绝缘层(205)和外环屏蔽层(204)固定在第一外环电场耦合极板(201A)和第二外环电场耦合极板(201B)内外侧面;内环绝缘层(210)和内环屏蔽层(209)固定在第一内环电场耦合极板(207A)和第二内环电场耦合极板(207B)内外侧面;第一外环同轴电缆(202 A)和第二外环同轴电缆(202 B)与第一外环电场耦合极板(201A)和第二外环电场耦合极板(201B)电连接,第一内环电场耦合极板(207A)和第二内环电场耦合极板(207B)与第一内环同轴电缆(206 A)和第二内环同轴电缆(206B)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接触式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外环电场耦合极板(201A)、第二外环电场耦合极板(201B)分别与第一内环电场耦合极板(207A)、第二内环电场耦合极板(207B)同轴且内、外正对;外环屏蔽极板(203)、内环屏蔽极板(208)分别连接并固定在外环屏蔽层(204)、内环屏蔽层(209)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接触式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电场耦合环(103)中的外环绝缘层(205)、内环绝缘层(210)采用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的介电系数可达到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电场耦合环(103)是一耦合电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557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