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用直流转换本安电源的缓启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5272.7 | 申请日: | 201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0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黎剑兵;刘彦明;谢楷;李小平;付灵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1/36 | 分类号: | H02M1/36;H02M1/34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转换 电源 启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矿用直流转换本安电源的缓启动电路,适用于矿下传感器网络等分布式系统的供电。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分布式供电系统在矿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矿井下分布着大量的传感器设备,这类传感器设备都有一个独立的直流转换本安电源模块,为其各自的传感器电路供电,同时这些传感器设备都由矿上的一个大型本安电源供电。
一般情况下,为保证矿下传感器设备工作电压的稳定,直流转换本安电源模块前端都并有大容量的电容。直流转换本安电源模块本身符合本质安全要求,但是在前级本安电源上电过程中,各个直流转换本安电源模块同时从母线中吸收大量的瞬间电流,造成前级本安电源的误动作,使得传感器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矿用直流转换本安电源模块提供一种矿用直流转换本安电源的缓启动电路,以减小上电时时,从前级本安电源的吸收的瞬间电流,提高矿下传感器设备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矿用直流转换本安电源的缓启动电路,其特征是:包括电源输入正极VIN+和电源输入负极VIN-,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阻R1、电阻R2和场效应管Q1,其中所述电容C1连接在电源的输入正极VIN+和电源输入负极VIN-,起到滤除高频干扰的作用;所述电阻R1并联在电容C1两端,构成电容C1的泻放回路;所述电阻R2和电容C2串联,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的输入正极VIN+,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输入负极VIN-;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电阻R2和电容C2的连接点连接,晶体管Q1的源极连接电源输入负极VIN-,晶体管Q1的漏极连接后级本安电源的地GND;所述电容C3并联在直流转换本安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起到储能作用。
所述的矿用直流转换本安电源的缓启动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在电源的输入正极VIN+,二极管D1阳极连接场效应管Q1的栅极。
所述的矿用直流转换本安电源的缓启动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2,二极管D2串联在电源的输入正极VIN+和后级本案电源模块的正极输入端VCC之间,其中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在后级本案电源模块的正极输入端VCC,二极管D2阳极连接电源的输入正极VIN+。
所述的电阻R2的阻值范围在100K到1M之间,电容C2的电容值范围在1uF到10uF之间。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的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上电时场效应管Q1处于关断状态,电容C2通过电阻R2充电,当电容C2的电压达到场效应管Q1的开启电压Vgs(th)时,场效应管Q1才开始导通,因此直流转换本安电源模块延迟一段时间开始上电,保证了直流转换本安电源模块在前级本安电源电压已经建立之后才上电,因此传感器设备所需的瞬间电流可以通过前级本安电源和储能电容共同提高,以减小上电时从前级本安电源吸收的冲击电流的大小;
2、随着场效应管Q1栅极和源极间的电压Vgs的缓慢升高,上电电流也缓慢升高直到直流转换本安电源模块前的储能电容充满,减少了上电过程中所需的峰值电流;
3、由于装配时电阻R2和电容C2随机组合,直流转换本安电源模块的延迟上电时间不相同,因此错开了各直流转换本安电源模块的上电时间,进一步减小对前级本安电源的冲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矿用直流转换本安电源的缓启动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矿用直流转换本安电源的缓启动电路,包括电源输入正极VIN+和电源输入负极VIN-,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阻R1、电阻R2和场效应管Q1,其中所述电容C1连接在电源的输入正极VIN+和电源输入负极VIN-,起到滤除高频干扰的作用;所述电阻R1并联在电容C1两端,构成电容C1的泻放回路;所述电阻R2和电容C2串联,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的输入正极VIN+,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输入负极VIN-;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电阻R2和电容C2的连接点连接,晶体管Q1的源极连接电源输入负极VIN-,晶体管Q1的漏极连接后级本安电源的地GND;所述电容C3并联在直流转换本安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起到储能作用。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52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