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栝楼桂枝汤在制备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药物中的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4594.X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3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典;陶静;褚克丹;徐伟;黄佳;林志诚;李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9/10;A61P25/02;A61P2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全学荣 |
地址: | 35012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桂枝汤 制备 治疗 脑卒中 肢体 痉挛 药物 中的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栝楼桂枝汤的新用途,属药物领域。
背景技术
“栝楼桂枝汤”出自东汉末年张仲景《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第二”篇曰:“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楼桂枝汤主之。”方药组成:天花粉2两,桂枝3两,白芍3两,甘草2两,生姜3两(切),大枣12枚(擘)。服法与禁忌:上6味,以水9L,煮取3L,分温3服,取微汗,汗不出,食烦,啜热粥。原方主要治疗太阳汗出恶风的柔痉,病机为邪阻筋脉,营卫不利,主要症状以身体强硬不适为主。功效:解肌祛邪,舒缓筋脉。主治:太阳柔痉体强证。症见项背强直,肢体拘急,发热,恶风寒,头痛汗出,苔薄白,脉沉细而迟或兼弦。临床运用:本方可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落枕、颈椎骨质增生、腰肌劳损、皮肤干燥综合征、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神经性耳鸣等属上述证机者。有报道以本方加粉葛、生地治疗精神疾病;用本方治疗小儿抽搐症(气虚加党参,脾虚加白术,血虚加当归,阴虚加石斛);合葛根治疗外感病等均取得良好效果。专利申请号:200910092548.2,发明名称:一种治疗儿童痉挛性脑瘫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儿童痉挛性脑瘫的中药组合物,属中药药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由天花粉3~18份、葛根6~30份、桂枝6~24份、白芍6~24份、甘草3~18份、生姜6~24份、大枣6~60份,按要求重量份数配比,采用和畅气血、调和营卫、生津育阴、柔畅筋脉之法,可制成汤剂、片剂、丸剂、散剂、合剂、滴剂、胶囊、冲剂等,用于治疗儿童痉挛性脑瘫。
脑瘫是大脑细胞实质性损伤、萎缩,造成中枢各神经系统之间协调配合失调,出现一系列无目的、失常的动作,大脑不能指挥肢体进行协调的动作。病变部位多在大脑的边缘区,边缘区细胞功能障碍,使中枢神经传递障碍,出现运动异常,并不是肢体瘫痪不能动。脑瘫是一组异质性非进行性综合征,其特征为运动及姿势异常。这些表现在严重性方面是不同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发育中脑的异常所致。尽管疾病本身不进展,但其神经病理学病变及其临床表现随着脑的成熟而变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胎儿期及新生儿期的脑血管病变、感染、大脑发育不良、代谢障碍、自身免疫和凝血功能异常等均能导致婴儿的大脑损伤。脑瘫的发病是一种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且大多 因素与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脑瘫危险因素依次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既往不良孕产史、羊水异常、胎头吸引或产钳助产、多胎妊娠、宫内窘迫、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孕次大于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10个独立危险因素。但产时和产后危险因素很可能是产前因素导致的结果变量,而不是脑瘫的直接病因。
小儿脑瘫尤其是痉挛性脑瘫康复治疗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早康复。婴幼儿时期的脑生长发育快,代偿性和可塑性强,是学习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从外界给予刺激性治疗和功能训练,可使患儿在康复治疗过程中不断纠正异常学习,建立正常的模式和功能,达到最佳效果。观察表明大部分痉挛性脑瘫伴有kernig征阳性体征。脑膜刺激征为脑脊膜和神经根受刺激性损害时,因有关肌群反射性痉挛而产生的体征。已知脑瘫患儿脑部病理改变可见神经原坏死。病变主要在大脑及小脑的白质,严重者可致大脑皮层弥漫性坏死,脑回可呈瘫痕性脑回,丘脑及脑干神经原也可见坏死。这些病理改变可能涉及脑膜,引起脑膜刺激征。如同腹膜炎之腹肌痉挛或强直一样,脑膜刺激征是一种反射性肌防御现象。因此肌肉受牵拉时则促发强烈的痛楚。机体为避免此痛楚而做出防御性姿态,如屈曲肢体等。此种长期的防御性姿态便成为肢体屈曲痉挛畸形的另一重要原因。针对脑瘫所致痉挛,目前治疗药物一类为改善脑功能的药物,利用此类药物促进脑的新陈代谢、血液循环,减轻脑缺氧,补充脑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对神经细胞的发育及轴突的生长都有良好作用;可选用促进脑损伤修复和发育的药物,如B族维生素、肽类、蛋白质;脑细胞活化剂常用神经生长因子、注射用施捷因、施普善、鼠神经生长因子、能量合剂等。1岁以后不主张选用大量改善脑功能的药物,重点以康复训练为主。另一类为改善运动障碍的药物常用的有降低肌张力药物如巴氯芬、丹曲林、硝苯呋海因钠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未经福建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45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