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旋缝埋弧焊接钢管的焊接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4591.6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7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记科;杜伟;李安强;刘迟;李云龙;杨红兵;杨专钊;高建忠;许诗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隆盛泰科石油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K9/18;B23K10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赵建刚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缝埋弧 焊接 钢管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螺旋缝埋弧焊接钢管的焊接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螺旋缝埋弧焊接钢管的生产,在将卷板成型的同时,在成型的合缝处进行内焊道焊接,间隔半个螺距后再进行外焊道焊接。因内焊道焊接在钢管成型的后同时进行,内焊道的质量不易保证,同时钢管生产中的成型合缝处往往处于6’clock位置(最底部),使得内焊往往布置于上坡焊位置,内焊熔池的流动造成不理想的内焊道外型影响到钢管后续的涂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型的区域空气质量模式法,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螺旋缝埋弧焊接钢管的焊接生产方法,在传统一步法螺旋缝埋弧焊接生产设备上,仅将内焊道的焊接位置由传统的内焊道的焊接位置向后推移一个以上螺距进行钢管的焊接;或者同时将传统的内焊道的焊接位置和传统的外焊道的焊接位置,向向后推移一个以上螺距进行钢管的焊接。
优选的,在传统一步法螺旋缝埋弧焊接生产设备上,仅将传统的内焊道的焊接位置向后推移一个螺距进行钢管的焊接;或者同时将传统的内焊道的焊接位置和传统的外焊道的焊接位置,向后推移一个螺距进行钢管的焊接。
优选的,若采用外抱式成形时,调节成形辊的相对位置,使卷板稍稍地欠成形,使得成型后圆筒的曲率半径比最终钢管的半径大,而后采用所述外包辊将成型后尚未焊接的钢管约束抱住,让钢管成型后部的辊道形成一定的阻尼或阻滞,其后再进行钢管的焊接;
若采用内涨式成形时,调节所述成形辊的相对位置,使所述卷板稍稍地过成形,使得成型后圆筒的曲率半径比最终钢管的半径小大,而后采用内涨辊将成型后尚未焊接的钢管向外涨撑,保持成型后待焊钢管合缝的稳定,其后再进行钢管的焊接。
优选的,所述的螺旋缝埋弧焊接钢管的焊接生产方法,适用于大外径钢管。
优选的,所述大外径钢管是指直径610mm及其以上的钢管。
优选的,所述大外711mm及其以上的钢管。
优选的,所述内焊道的焊接位置的布置为上坡焊、平焊或者下坡焊。
本发明所谓的传统内焊道的焊接位置,是指现有技术中将卷板成型后在成型后的合缝处进行内焊道焊接的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总结如下:
1,本发明焊接(内焊道焊接)与钢管成型分开,相对独立的进行,成型与焊接间相互干涉小。
2,本发明内焊位置的布置自由度较大:上坡焊、平焊或者下坡焊均可进行,可以选择最适合的焊接参数组合以保证焊接的最终质量。
附图说明:
图1、图2和图3为传统的螺旋缝埋弧焊接钢管的内焊示意图;其中,图1为三维立体的示意图,图2为三辊成型弯曲系统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埋弧内焊焊缝处放大的示意图;
图4和图5为本发明改进的采用外抱式成形时螺旋缝埋弧焊接钢管的焊接(先外焊后内焊)示意图;其中,图4为内、外焊点及外包辊位置示意图,图5为外包辊沿螺旋缝周向分布图(外包辊按螺旋缝焊接方向由小到大依次编号);
图6和图7为本发明改进的采用外抱式成形时螺旋缝埋弧焊接钢管的焊接(先内焊后外焊)示意图;图6为内、外焊及外控辊位置示意图,图7为外包辊沿螺旋缝方向分布图(外包辊按螺旋缝焊接方向由小到大依次编号);
其中,1至5为外包辊(按螺旋缝焊接方向由小到大依次编号),11为内焊头,12成型辊,13焊缝控制,14为液压缸,15为带钢,16为埋弧内焊的焊缝,17为成型位置,18为阻尼(阻滞)力,19为外焊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根据图1至图7所示的一种螺旋缝埋弧焊接钢管的焊接生产方法,针对外径较大的钢管(例如直径610mm或711mm及以上的钢管),将钢管的成型与焊接相对地分开进行。在传统一步法螺旋缝埋弧焊接生产设备上,采用对成型参数的合理考虑,将卷板成型后并不在成型后的合缝处进行内焊道焊接(传统方法的内焊道焊接在此位置),而是采用外包辊将成型后的钢管约束抱住,在原传统外焊的位置进行外焊(先外焊),而将传统内焊道的焊接位置向后推1个以上螺距(后内焊);或者同时将传统内焊道的焊接位置和外焊道的焊接位置向后推1个以上螺距(后内焊)进行钢管的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隆盛泰科石油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隆盛泰科石油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45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侧围可伸缩的单人汽车
- 下一篇:一种盐酸头孢替安内酯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