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衡-不平衡转换器及其优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4316.4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9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俊;李海松;崔福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5/10 | 分类号: | H01P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石湘波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衡 不平衡 转换器 及其 优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衡-不平衡转换器及其优化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芯片内集成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及其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Balun(平衡-不平衡转换器)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和电缆通信中。其作用除了平衡-不平衡变换之外,同时还视乎Balun的形式、结构,可以进行1∶1、4∶1、6∶1、9∶1、25∶1等比值的阻抗转换。
目前射频芯片发射接收通道通常都需要Balun对射频信号进行单端转双端或双端转单端的转换,或者基于Balun面积比2个电感小的优点而使用Balun。由于射频信号对链路的各种影响很敏感,特别是接收端,信号功率很微弱,Balun的模型准确度和信号链路的寄生参数对设计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信号链路中的所有器件的寄生参数的准确提取就成为射频芯片中信号链路的重要问题。
通常芯片内集成的Balun为保证2个通路的对称而往往进行对称设计,出口为对称相差180度,如图1所示,这样对芯片的布局就要求很高,芯片面积很有可能由此增加,因为Balun对称则需要外围走线和器件完全一致,不能单独对某条线进行异形设计,而对称Balun面积一般很大,这样输出脚就很远,引脚间不适合放置其他电路,否则易造成不对称问题,这样就会在引脚间形成大块空置面积形成无谓浪费。因此,为保证信号模型的准确和芯片面积的优化,就很有必要对Balun的走线进行优化,在设计允许的前提下,对Balun进行优化,之后准确提取参数和保证设计正确,提高设计和制造后测试结果的一致性,进而提高芯片的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及其优化方法,其通过对Balun的输出口进行调整,可以达到优化芯片内器件布局、减少器件或模块外走线及提高芯片准确性的目的。
为达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平衡-不平衡转换器,该平衡-不平衡转换器于芯片内集成,该平衡-不平衡转换器的出口为非对称结构。
进一步地,该平衡-不平衡转换器的出口相差角度的设计以满足该平衡-不平衡转换器设计所需的电感精度为前提。
进一步地,该平衡-不平衡转换器的出口相差角度设计需满足最优化芯片器件布局和电路设计需求。
为达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平衡-不平衡转换器的优化方法,该平衡-不平衡转换器于芯片内集成,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该平衡-不平衡转换器的出口设计为非对称结构;
步骤二,针对芯片内集成电感,优化走线;以及
步骤三,对该平衡-不平衡转换器进行电磁仿真,提取寄生参数;以及
步骤四,根据获得的寄生参数将该平衡-不平衡转换器代入软件进行软件仿真,验证并确认所设计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获得所需平衡-不平衡转换器。
若该步骤四获得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不满足设计需求,则调整该平衡-不平衡转换器的出口相差角度,并重复该步骤一至该步骤四,直至该步骤四获得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满足设计需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平衡-不平衡转换器及其优化方法通过将平衡-不平衡转换器的输出口调整为非对称形,使得其外部走线可以不同,可通过拐弯或放置器件等方式将平衡-不平衡转换器的两路输出压缩至较小面积,引脚间可适合放置其他电路,达到了优化芯片内器件布局、减少器件或模块外走线及提高芯片准确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之平衡-不平衡转换器的简化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平衡-不平衡转换器之较佳实施例的简化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平衡-不平衡变换器之两路LQ值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平衡-不平衡变换器之较佳实施例的两路LQ值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平衡-不平衡转换器的优化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并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发明亦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联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43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卫星通信手持天线
- 下一篇:可再充电的能量存储系统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