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反应性液晶取向剂,以及液晶取向元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3558.1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3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大川春树;幡中伸行;左濑光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K19/56 | 分类号: | C09K19/56;G02F1/1337;G02F1/1333;C07C69/54;C07C69/92;C07C67/08;C08F220/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徐申民;汤国华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反应 液晶 取向 以及 元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反应性液晶取向剂,以及液晶取向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平面面板显示装置(FPD)中,含有偏振光板及相位差板等光学各向异性的光学各向异性层(取向层)作为构件。这样的光学各向异性层一般通过两种方法形成。其方法,第一种是拉伸聚合物形成光学各向异性层的方法,第二种是由涂布取向剂获得的涂布膜形成光学各向异性层的方法。
尤其是后面一种方法,因为由取向剂形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其光轴方向容易控制、于该光学各向异性层上取向·固定化液晶化合物而形成的光学膜(液晶取向元件)在本质上是薄膜、可通过卷对卷(Roll to Roll)工序连续进行生产,从而对该方面说是有利的。
例如、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将含有下述式所示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商品名:L C242、BASF社制)的溶液涂布在取向层上之后、聚合该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获得偏振光层的制造方法,通过该制造方法获得液晶取向元件。但是,该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成为向列相及更高次元的近晶相的聚合性液晶的、具有取向能力的光取向层,以及能形成该光取向层的光取向剂并未知晓。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
Cordula Mock-Knoblauch,Olivier S.Enger,Ulrich D.Schalkowsky、“L-7Novel Polymerisable Liquid Crystalline Acrylates for the Manufacturing of Ultrathin Optical Films”、SID Symposium Digest of Technical Papers、2006年、37卷、p.1673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由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形成向列相及更高次元的近晶相的聚合性液晶的、具有取向能力的光取向层,以及能形成该光取向层的新型光取向剂(光反应性液晶取向剂)受到期待。
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由以下〔1〕~〔12〕构成。
〔1〕含有式(1-1)所示聚合物的光反应性液晶取向剂。
[式(1-1)中,
n及m各自独立地表示0或1。
v及w各自独立地表示1~3的整数。
S1及S2各自独立地表示可具有氟原子或氰基的碳原子数1~12的亚烷基。
S3表示可具有氟原子或氰基的碳原子数1~12的烷基。
X1、X2、X3、X4及X5各自独立地表示单键、氧原子、羰酰氧基或亚甲基。
Y1及Y2各自独立地表示单键、氧原子或羰酰氧基。
R1及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4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4的烷氧基。
R2及R4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2的烷氧基、氰基或卤素原子,当v为2或3时,存在多个的R2相同或不同,当w为2或3时,存在多个的R4相同或不同。
R5、R6及R7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甲基。
p、q及r表示各结构单元相对于总结构单元的摩尔分率,其满足0.25<p≦1、0≦q<0.75及0≦r<0.75的关系。]
〔2〕上述〔1〕所述的光反应性液晶取向剂,上述聚合物是上述式(1-1)中的q为0 的聚合物。
〔3〕上述〔1〕或〔2〕所述的光反应性液晶取向剂,上述聚合物是上述式(1-1)中的r为0的聚合物。
〔4〕上述〔1〕~〔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反应性液晶取向剂,上述聚合物是上述式(1-1)中的R1及R2各自独立地为甲氧基或乙氧基的聚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35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自行车驱动机构
- 下一篇:火焰检测器和检测火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