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薄膜可分层剥离的复合带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53126.0 | 申请日: | 2012-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4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 发明(设计)人: | 孙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万泰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15/08 | 分类号: | B32B15/08;B32B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 地址: | 264006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薄膜 分层 剥离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讯材料,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作光缆或电缆屏蔽层的塑料薄膜可分层剥离的复合带。
背景技术
屏蔽层复合带在光缆或电缆等通讯材料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而目前普遍使用的复合带是在金属箔或金属带的外表面均复合粘贴了一层共聚物(最常用的是EAA共聚物)或聚乙稀树脂材料制成的0.05mm厚的塑料薄膜,该塑料薄膜是通过高温工艺将塑料薄膜一次性复合粘贴到金属箔或金属带的两个表面上,无法使已粘贴好的金属箔或金属带单面的塑料薄膜剥离成两层,还可能将塑料薄膜完全从金属箔或金属带上剥离下来,导致金属箔或金属带裸露出来。由此可见,现在普遍使用的复合带不仅不能完全保证塑料薄膜与金属箔或金属带的粘结强度,还可能导致复合带的抗腐蚀性差、屏蔽性差和使用寿命短等缺点。另外,光缆或电缆上的外护套材料难以从复合带上完全剥离去掉,致使光缆或电缆的缆芯等材料不能被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剥离时能够使单面塑料薄膜分开成两层的复合带。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塑料薄膜可分层剥离的复合带,所述复合带包括金属层和塑料薄膜层,所述塑料薄膜层包括粘覆在所述金属层上的粘贴层、粘覆在所述粘贴层外部的外层及粘贴层和外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与粘贴层及中间层与外层之间的粘结力小于所述粘贴层与金属层之间的粘结力。所述中间层用来隔离所述粘贴层和外层,以使粘贴层和外层在剥离时能分开成两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克服现有复合带存在的缺陷,不仅增强了塑料薄膜与金属箔或金属带的粘结性,可在剥离时能够使单面塑料薄膜分开成两层,即一层牢靠地粘覆盖在金属箔、带上,另一层通过中间层的隔离而轻易地剥离下来,且彼此间相互不破坏,提高了复合带的抗腐蚀性、屏蔽性和使用寿命,还能提高缆芯的再利用价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金属层为金属箔或金属带(根据金属层厚度的不同,金属层又分为金属箔和金属带,其中,厚度小于0.1mm的金属层称为金属箔,厚度大于等于0.1mm的金属层称为金属带)。
进一步,所述金属箔为钢箔、铝箔或铜箔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所述金属带为钢带、铝带或铜带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所述粘贴层为聚乙烯或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进一步,所述外层为聚乙烯或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其主要作用是:复合带纵包搭接和外护套的粘接牢固。
进一步,所述中间层为乙稀-醋酸乙稀共聚物、聚丙稀酸或聚丙稀酸盐中的任意一种。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特征的有益效果是:将乙烯-醋酸乙稀共聚物(EVA)、聚丙烯酸或聚丙烯酸盐作为中间层,使得粘贴层和外层之间隔离;但中间层又不与粘贴层和外层相融,使得中间层与粘贴层及中间层与外层之间的粘结力的粘结力小于粘贴层与金属层之间(粘贴层粘覆金属层时,是将金属层表面温度加热至55℃以上,然后将塑料薄膜层的粘贴层挤压粘覆在金属层上,再经过400±20℃的高温区熟化,待冷却后,粘贴层与金属层之间便形成了牢固的粘结力)的粘结力,既能使复合带结构牢固,又能使将塑料薄膜层在剥离时分开为两层。当然,能够达到这样技术效果的中间层材料并不限于上诉三种材料,还可以为改性聚乙烯,也可以为乙稀-醋酸乙稀共聚物、聚丙稀酸与聚丙稀酸盐三种材料通过共混工艺得到的共混材料。
进一步,所述粘贴层的厚度为0.012mm~0.016mm。
进一步,所述外层的厚度为0.018mm~0.025mm。
进一步,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为0.012mm~0.018m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金属层,2、粘贴层,3、中间层,4、外层。
如图1所示,塑料薄膜通过粘贴层2牢固的粘覆在金属层1上,在粘贴层2和粘覆在粘贴层外部的外层4之间还有中间层3,使粘贴层2与外层4在剥离复合带时能够分开成两层,且两者之间不相互破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万泰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烟台万泰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31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电流平板电感器
- 下一篇:互动讲解展示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