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碳高活性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2826.8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5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宋英豪;毕凯道;魏晓明;熊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英豪 |
主分类号: | C05F15/00 | 分类号: | C05F15/00;C05F17/00;C05F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碳高 活性 微生物 有机肥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有机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禽畜粪便或工业有机废渣发酵得到的固碳高活性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农业化肥的用量不断增加,平均每亩农田的用量达到了kg级别,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化肥的过度使用带来了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下降、空隙塞闭等诸多问题,使得土壤的生产力和结构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而土壤结构的改变又进一步使得化肥的利用效率低、流失率增大,大量化肥的流失造成了严重的面源污染,给整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为了减少化肥的使用,恢复土壤的结构和成份组成,最终恢复土地的生产力,我国于本世纪初开始推广使用有机肥代替化肥。目前有机肥的种类较多, 其中微生物有机物近年来在国家有机肥标准的指导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微生物有机肥是有机固体废物(包括有机垃圾、秸秆、畜禽粪便、饼粕、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产生的固体废物)经微生物发酵、除臭和完全腐熟后加工而成的有机肥料。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1016216A公开了一种利用竹醋酸对禽畜养殖废弃物高效堆肥的方法,具体步骤为:首先控制堆肥原料的初始含水率在62-68%之间,碳/氮比控制在25%,混合均匀后喷洒经稀释后的竹醋酸并强制通风进行好氧堆肥,堆肥过程中控制最高温度在65℃以下,堆肥5-7天后,在原料表面再喷洒经稀释后的竹醋酸,等堆肥完全结束后再经过一个月的腐熟后即可作为有机肥施加到农田。上述堆肥方法通过喷洒竹醋酸,由于竹醋酸中含有有机酸、酚类等,对禽畜粪便散发出的臭气起到了吸收和掩盖的作用,改善了堆肥厂的空气环境。除了使用竹醋液,中国专利CN102180744A还公开了一种使用木醋酸液对有机肥料进行杀菌、除味的方法。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仍旧存在的缺陷在于,上述微生物有机肥在制备过程中需要的发酵时间都比较长,尤其是以禽畜粪便为主要原料时,通常需要20~25天的发酵时间,这就使得有机肥的整个生产周期较长,影响了有机肥的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此外,现有技术中制备得到的微生物有机肥中活性微生物的含量虽然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0.2亿/g的标准,但从微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活性微生物的含量仍旧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何能够有效提高有机肥中活性微生物的含量,是现有技术尚未解决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微生物有机肥在堆肥过程中需要的发酵时间都比较长, 且现有技术中缺少能够有效提高有机肥中活性微生物含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酵时间短、生产效率高、且活性微生物的含量较高的固碳高活性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固碳高活性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作方法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固碳高活性微生物有机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有机废渣, 50-60份;
生物质辅料, 15-35份;
返混料,20-30份;
木醋液, 0.1-1.0份;
微生物菌剂, 0.1-1.0份;
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苏云金芽孢杆菌和诺卡氏菌,所述苏云金芽孢杆菌和诺卡氏菌的接种量之比为3:1-8:1。
所述有机废渣为禽畜粪便、食品行业废渣、生物污泥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有机废渣的含水率低于80%。
所述木醋液为0.1~0.2重量份,所述微生物菌剂为0.1-0.2重量份。
所述生物质辅料为秸秆粉和秸秆碳粉,其中所述秸秆粉为10-20重量份,所述秸秆碳粉为5-15重量份。
所述苏云金芽孢杆菌和诺卡氏菌的接种量之比为6: 1。
所述微生物菌剂还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白腐真菌和黄孢原毛平革菌;
所述微生物菌剂中苏云金芽孢杆菌和诺卡氏菌的接种量占总的菌种接种量的80%。
所述的固碳高活性微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有机废渣与生物质辅料进行混合,然后添加木醋液和微生物菌剂后进行挤压混炼;
(2)把经步骤(1)挤压混炼得到的混合料送入发酵槽,向所述发酵槽中添加返混料,控制发酵温度低于60℃进行好氧发酵,直至温度不再增加时即完成发酵,完成发酵得到的熟料即为成品。
所述步骤(2)中的发酵槽内混合料和返混料的堆积高度不超过2m。
所述步骤(2)中将混合料放入发酵槽后,在所述混合料的表面覆盖厚度为10-50cm的返混料。
在所述步骤(2)的好氧发酵过程中,当发酵槽内的混合料堆深1m处氧气含量低于1%时,对所述混合料进行曝气,直到氧浓度增加到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英豪,未经宋英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28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速度调理电路
- 下一篇:基于RFID和无线传感网络的水质监测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