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坯结晶器保护渣自动加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2681.1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6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黎琦;张文增;孙振国;都东;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1/108 | 分类号: | B22D1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邸更岩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晶器 保护 自动 加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连铸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板坯结晶器保护渣自动加入装置的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连铸结晶器保护渣是钢铁连铸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冶金辅助材料。在连铸结晶器浇铸时,要求向结晶器的钢水液面上铺撒保护渣,形成渣层,达到润滑并防止钢水与空气接触氧化、吸收钢水中的夹杂物等目的,从而提高钢坯质量。结晶器保护渣自动加入技术相比传统的工人手工小铲加入的方式,具有加入时间和加入量可控、加入均匀、改善钢坯表面质量、节约保护渣、节省劳动力、改善劳动条件等优点。
传统的加渣小车一般采用摆动式加渣,加渣管在结晶器平台上来回摆动,占据很大的空间,对工人的其他操作存在较大妨碍,而且整个装置体积很大,加渣管特别长。
已有的一种保护渣自动加入装置,如美国专利US4084628,该装置采用气力从远处的大料斗吹送保护渣到近处的小料斗,然后采用螺旋给料加渣。该装置的不足之处在于:螺旋给料机整体固定,只适合小面积方坯结晶器的加渣。
已有的一种保护渣自动加入装置,如日本专利JP1057961,包括2个料仓、3台电机、两个螺旋给料机和小车等。该装置(小车)由人推到结晶器附近的正前方,两根给料管的出料口位于结晶器口上方,通过螺旋给料机将料斗中的保护渣连续输送到结晶器口中,电机带动两个给料管作水平摆动来适应较宽的板坯结晶器口。该装置的不足之处为:工人的大量操作在结晶器前方,该装置从前方加料,阻碍了工人操作;其次由于小车大小的限制,使得料斗很难做得比较大,因此需要人工频繁添加保护渣到料斗;单自由度的水平摆动,仅适合较薄板坯结晶器口,不能较好适应不同板坯尺寸的结晶器口。
已有的一种保护渣自动加入装置,如中国专利CN101549391B,包括2个料斗、3台电机、一个螺旋给料机和一根给料管。该装置采用两个电机驱动的平面直角坐标式的二维运动机构,可以实现给料管的平面的二维运动。该装置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采用了两个电机来实现预定的二维路径运动,系统必须采用PLC等控制器,造价成本高;由于采用一根给料管,给料管要遍布板坯结晶器槽口的长边方向,因此需要较长行程的运动机构,装置加工制造和维修的成本高;由于采用一根给料管,因此给料时需要绕过结晶器水口,对二维运动机构的路径控制要求较高,而在绕过水口的过程中螺旋给料机不能加料,降低了工作效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成本低、体积小、质量轻、不妨碍工人操作、结构简单而且易于批量化生产的保护渣自动加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板坯结晶器保护渣自动加入装置。该装置可以自动加入保护渣到板坯连铸结晶器口,保护渣铺撒均匀,给料量可以调节;该装置体积小,不占用结晶器正前方的空间,有效利用中间罐车侧面空间;封闭输送,输送过程中无漏渣扬尘;并使其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和维修成本低等特点;简单调节便能适应不同尺寸规格的板坯生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26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