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协同实物编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1964.4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0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丹力;张铖;王宏安;戴国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9B19/00 | 分类号: | G09B19/00;G06F9/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余长江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协同 实物 编程 方法 | ||
1.一种协同实物编程方法,其步骤为:
1)选取或建立一个双人或多人协同实物编程显示环境,并将双人或多人协同任务以及协同任务执行规则存储到协同实物编程处理模块中;
2)用户根据协同任务要求分别在自己的编程空间中摆放实物编程块序列;其中,每个实物编程块的表面都设有一个计算机视觉识别码和一语义图形;
3)实时获取每一用户当前所摆放的实物编程块序列,并将其分别发送给所述协同实物编程处理模块;
4)协同实物编程处理模块根据每一用户的实物编程块序列信息将其转换为相应的功能语义序列;
5)协同实物编程处理模块从当前功能语义序列中顺序取出操作指令,并判断是否满足协同任务执行规则;当指令为协同操作开始指令时,用户开始同步通信,当用户都满足协同要求后,从当前功能语义序列中读取并执行协同操作部分的命令,然后根据协同任务执行规则和同步通信的反馈信息判断当前的协同操作是否正确;如果某用户协同操作不正确,则反馈提示信息给该用户,如果所有用户协同操作均正确,则每一用户执行下一指令并判断协同操作是否正确,直到出现协同操作结束指令,结束协同判断和同步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开始同步通信后,执行每一协同操作部分的命令前,进行资源冲突检测,其方法为:首先检查当前命令所针对的位置和/或资源是否已被占用,如果已被占用,则根据冲突双方的起始位置和冲突资源位置之间的距离进行判断,距离短者获得资源使用权,其他用户的相关命令操作则失败,并给出反馈;如果冲突相关方的距离相同,则随机分配资源优先使用权。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读取的指令是协同操作部分的指令,则采用设定的相同反馈方法对每一用户进行提示,以提示用户这一部分是共同需要完成的任务;该反馈方法与每个用户单独编程时的反馈方法不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红色反馈指示图标提示用户当前操作为协同操作任务部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操作指令包括:拿起动作指令,放下动作指令,扫地动作指令,拖地动作指令,推动作指令,拉动作指令;当指令为拿起动作指令时,首先检测当前用户控制的人物所在位置四周是否有可拿起的物体;当指令为放下动作指令时,首先检测当前位置能否放下用户控制的人物所持物体以及是否有可放下的物体;当指令为扫地或者拖地动作指令时,则检测当前用户控制的人物手里是否已经拿起了相应的工具;当指令为推动或者拉动作指令时,首先读取当前用户控制的人物所站方向的正前方或正后方是否为可行的单元格;其中,每一指令对应一实物编程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还包括循环控制指令和循环数字指令;所述循环控制指令顺次包含:循环开始指令,方向指令,循环操作指令,循环次数指令和循环结束指令;所述循环数字指令顺次包含:所需要循环重复的动作指令,循环重复次数指令;其中,每一指令对应一实物编程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196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电偶检测方法
- 下一篇:钻录一体化综合仪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