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材扣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1451.3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3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曾英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昌行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5/00 | 分类号: | F16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材扣合装置,尤指通过旋转压接方式稳定扣合预设板材的扣合装置,通过基座的滑移空间内组装驱动杆体、连动杆体及滑动导管与旋转卡制体,而供驱动杆体带动连动杆体延伸出基座外、可稳定扣合预设板材。
背景技术
一般的板材(板对板)在组装、接合时,是利用具有旋钮、套环及螺钉的定位螺丝予以锁接,为可运用于工作母机或者其他板对板连接的板材所使用;然所述的这些工作母机需要运用板材进行锁接处,可利用板材活动组装、锁接、拆卸方式,当动力装置发生当机或故障、损坏时,或者速率调整装置进行速率的变化、调整时,将板材卸除以进行相关的维修、调整作业,而板材通过复数定位螺丝予以锁固,所以在拆卸过程中容易造成定位螺丝的脱落、遗失,则无法将板材重新再锁固回原位,影响组装、拆解作业的不便与麻烦。
再者,随着电脑科技的不断创新、进步,电脑或各类电子、电气产品应用的层面更加广泛、使用功能持续扩大、增加,在电脑或电子、电气产品中,因功能不同而分别组装硬碟机、光碟机、刻录机或电源等各式机具,而各种机具在组装时都是利用螺钉对位锁固于主机的机架上,但因机具上的螺孔小与机架上的螺孔对位不易、供螺钉锁固时,必须使用手工具(螺丝起子)在操作上相当麻烦,且因螺钉体积小,在拆解、组装过程中容易遗失,影响组装作业不顺畅,因此,如图8、图9所示,有业者研发锁扣结构A,凭借外壳座A1固设于机架B上,再利用旋转锁杆A2顶部环扣A21,旋动旋转锁杆A2以底部锁接螺杆A22,锁接于两个板材C1、C2的螺孔C3中,虽可避免锁扣结构A遗失的缺点,但锁扣结构A在旋转施压时,受到限位槽A23及限位滑块A24的限制,仅在半圈的距离间旋转,将底部锁接螺杆A22锁入两个板材C1、C2的螺孔C3内,在实际使用、实施时,仍存在些许麻烦与困扰,如:
(1)旋转锁杆A2因受到限位槽A23、限位滑块A24的限制,旋转圈数仅只半圈而已,则旋转螺杆A2底部锁接螺杆A22锁入两个板材C1、C2的螺孔C3也为半圈而已,锁接不确实、也不稳定,稍受外力影响即可能松脱或分离。
(2)旋转锁杆A2受到水平横向的限位槽A23、限位滑块A24的限位,在半圈(约180度)的范围内往复滑移,但并未形成卡制、定位,也容易受到旋转锁杆A2上套设的弹簧A25的反弹力,使锁接螺杆A22退出两个板材C1、C2的螺孔C3。
(3)利用环扣A21转动旋转锁杆A2时,并无法辨识底部锁接螺杆A22转动的位置及方向,不易判别锁接螺杆A22在两个板材C1、C2的螺孔C3内锁固的情况,则容易发生锁固不确实而松脱的现象。
(4)旋转螺杆A2顶部设置环扣A21供旋转,但因环扣A21体积小、可供抓握的位置不多造成不易握持,而导致在转动旋转螺杆时A2相当不方便。
(5)旋转锁杆A2底部的锁接螺杆A22,在锁入两个板材C1、C2的螺孔C3时,因螺孔C3的厚度较薄、与锁接螺杆A22接触的范围少,造成锁接强度不足、相当容易发生脱离的缺失。
因此,如何解决目前主机内部机架与板材间,应用的锁扣结构锁接板材不确实、容易松脱的问题及困扰,且旋转锁杆旋转的范围仅半圈,锁固两个板材的结合度不足、容易脱落的缺失与不便,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故,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可利用旋动卡扣方式,将机架结合于板材上、不易松脱的板材扣合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板材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驱动杆体及滑动导管,其中:
该基座内部具有滑移空间,且滑移空间朝基座外壁面剖设有具有解扣、扣合作用的限位槽道;
该驱动杆体活动装设于基座的滑移空间,顶部设有露出滑移空间外供旋动的杆头,底部则设有延伸出滑移空间外的连动杆体、且连动杆体位于基座外的一侧设有穿设于两个预设板材的固定孔进行卡持、定位的卡扣部,而驱动杆体及连动杆体间切设有两个相对式卡制边;
该滑动导管活动套设于驱动杆体外,内部具有套设于驱动杆体外的通孔,顶部设有具有导引坡道的帽头,并设有在导引坡道上滑移、受驱动杆体带动的旋转卡制体,且旋转卡制体设有组装于驱动杆体的两个卡制边的嵌合孔,而旋转卡制体外表面凸设有位于基座的限位槽道内移动的限位凸块,再于滑动导管的外部套设有顶持于帽头的弹性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昌行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恒昌行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14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