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棒状复合微肥、管状复合药肥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0664.4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5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发招 | 申请(专利权)人: | 茶陵湘东群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G5/00;C05D9/02;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杨斌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管状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特定形状的复合微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中榨取出来的,它被人们当成天然食品来使用已有5千年历史。棕榈油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及抗氧化性,在食品工业和化学工业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正由于棕榈油的经济价值,目前在东南亚、南美洲、非洲的很多国家都在种植棕榈树。棕榈树产油量每公顷大约3.7吨。过去人们一般施有机肥及传统的氮、磷、钾(N.P.K)来提高棕榈树的产油率,但效果不明显。同时棕榈树根部也容易产生病变,造成棕榈树的烂根,直至整株棕榈树枯死。施肥时,为使棕榈树深处的根部吸收营养,往往还需挖一个较大的深坑,这样既费时费力,又容易造成植被破坏,肥效流失。另外,考虑到棕榈树存在的病害,如果对棕榈树大规模喷洒农药,也容易对作业人员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环境污染小、肥效好的可用于棕榈树的棒状复合微肥,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环境污染小、同时具有肥效和药效的管状复合药肥,本发明还相应提供该棒状复合微肥、管状复合药肥在棕榈树培植中的应用,通过一种极为简单、经济的方式提高棕榈树产量、减少其病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用于棕榈树的棒状复合微肥,所述复合微肥主要由微量元素的硫酸盐、微量元素的无机氧化物和尿素组成,所述复合微肥被制作成带尖端的长棒状。
上述的棒状复合微肥中,所述棒状复合微肥的长度与其横截面外径之比优选大于或等于10∶1,且棒状复合微肥的长度优选在400mm以上。
上述的棒状复合微肥中,所述硫酸盐优选为硫酸铜和硫酸锌,所述硫酸铜优选为无水硫酸铜或硫酸铜的结晶水合物,所述硫酸锌优选为无水硫酸锌或硫酸锌的结晶水合物,所述无机氧化物为氧化铜,所述氧化铜、硫酸铜、硫酸锌和尿素的质量配比如下:
氧化铜 8%~11%;
硫酸铜 30%~36%;
硫酸锌 54%~58%;
尿素 余量。
更优选的,所述氧化铜、硫酸铜、硫酸锌和尿素的质量配比如下:
氧化铜 9.3%~10.6%;
硫酸铜 31%~35.4%;
硫酸锌 55%~57.7%;
尿素 余量。
上述复合微肥的配方是根据棕榈树生长所需微量金属元素及发明人长期的实验观察所调制的,在上述配方的操作下,可以控制各主要微量金属元素的含量满足以下要求:CuO中的Cu含量在6.5%~7.5%,CuSO4中的Cu含量在7.5%~8.5%,Zn含量则控制在19.5%~20.5%,尿素则主要作为粘结剂及氮肥使用。
作为一个总的技术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管状复合药肥,所述管状复合药肥是以上述的棒状复合微肥作为本体,所述本体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筒状空心槽,所述空心槽靠近本体尖端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所述空心槽中填充有用于杀灭棕榈树虫害的固体农药。所述固体农药的种类可根据不同的病虫害选择常规的棕榈树用农药。
作为一个总的技术构思,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管状复合药肥,所述管状复合药肥是以上述的棒状复合微肥作为本体,所述本体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筒状中空槽,所述中空槽的两端封闭,中空槽中填充有用于杀灭棕榈树虫害的液体农药。所述液体农药的种类可根据不同的病虫害选择常规的棕榈树用农药。
上述的管状复合药肥中,所述管状复合药肥尖端以上处的管壁厚优选为4mm~10mm。
上述的复合微肥和药肥可以通过以下工艺制备得到:首先将上述复合微肥的各组分按所述的质量百分比置备,然后将准备好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加少量水调成粘稠状混合料,准备相应形状的复合微肥模具(例如棒状模具或管状模具),然后将混合料倒入复合微肥模具中,待凝结硬化后从模具中取出即得到粗产品;用100℃~120℃的温度进行干燥,干燥时间一般不少于4小时,即得到成品。在制备药肥时,向制得的管状复合微肥成品中装填农药药剂即可。
作为一个总的技术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棒状复合微肥或者上述的管状复合药肥在棕榈树栽培中作为肥料的应用。
上述的应用中,可以采用包括下述方式的任意一种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茶陵湘东群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茶陵湘东群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06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