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基静电植砂研磨带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0607.6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9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旭升;黄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瑞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11/02 | 分类号: | B24D11/02;B24D1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吴小灿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静电 研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密抛光研磨用的研磨带,特别是一种薄膜基静电植砂研磨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曲轴是引擎的主要旋转机件,装上连杆后,可将往复运动变成旋转运动。曲轴是发动机上的一个重要的机件,其材料是由碳素结构钢或球墨铸铁制成的。曲轴的主轴颈和连杆颈是其两个重要部位。主轴颈被安装在缸体上,连杆颈与连杆大头孔连接,连杆小头孔与汽缸活塞连接,是一个典型的曲柄滑块机构。曲轴的润滑主要是指与摇臂间轴瓦的润滑和两头固定点的润滑。曲轴的旋转是发动机的动力源。也是整个机械系统的源动力。随着国内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作为汽车重要配件的曲轴行业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随着而来的就是曲轴加工耗材行业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曲轴的机械抛光加工可分为粗磨和精磨两部分,粗磨多用机床、铣床、曲轴磨床来加工,精磨则用静电植砂研磨带配合砂带抛光机来抛光,精磨时多用到细粒度薄膜基静电植砂研磨带。金属辊是制辊行业对金属、合金钢材类辊子的统称,主要包括镜面辊、金属网纹辊、瓦楞辊等。其中镜面辊广泛应用于皮革、玻璃、人革、纸张、装饰材料、有色金属、PVC、ABA、PP、PE、PT、PC等各种塑料及服装材料的表面压光。其特点是材料均选用45#无缝钢管或合金钢,经热处理、机械加工而成,并且镜面辊中间安装流道或夹套,冷却或加热温差不大于±1℃,表面硬度HRC55-58。镀铬抛光后硬度HRC62。热变形不大于0.01mm。
专利CN101607384A,叙述了一种UEA116超精密研磨带的制备方法,它以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脂薄膜为基体,将粘结剂、交联剂、溶剂配成混合液A、B,将混合液A用对辊涂覆法涂覆到基体上,然后用静电植砂法技术把磨料植入树脂层,在75-85℃预干燥后再用对辊涂覆法将混合液B涂覆到已干燥好的胶砂层表面,然后在75-85℃下预固化,最后在常温下交联。这种研磨带切削力低,排屑性能差,容易掉砂,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薄膜基静电植砂研磨带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薄膜基静电植砂研磨带能够具有良好的排屑能力、切削力大、不易堵塞、不易掉砂、寿命长等优点,从而能够更高效的抛光金属棍、曲轴等使其达到要求的表面粗糙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薄膜基静电植砂研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基材,涂布于所述薄膜基材表面的涂布层,和嵌入在所述涂布层中的微米级磨料,所述涂布层包括依次层叠的底胶层和复胶层,所述底胶层包括底胶层填料与溶剂型胶粘剂,所述底胶层填料选自以下物质的一种或超过一种的混合物:氧化钙、碳酸钙、滑石粉,所述底胶层填料的粒径为5~30μm;所述复胶层包括复胶层填料与溶剂型胶粘剂,所述复胶层填料选自以下物质的一种或超过一种的混合物:氧化钙、碳酸钙、滑石粉,所述复胶层填料的粒径为5~30μm。
所述复胶层上还设置有超涂层,所述超涂层包括超涂层填料与溶剂型胶粘剂,所述超涂层填料包括滑石粉,还包括钛白粉和/或硬脂酸锌。
所述超涂层填料的粒径为5~30μm。
所述微米级磨料的粒径为5~150μm。
所述微米级磨料沿所述涂布层平面呈单层定向均匀排列,且磨料尖头朝上。
所述微米级磨料通过静电植砂技术植入所述底胶层中。
所述微米级磨料为氧化铝或碳化硅。
所述薄膜基材的厚度在25~200μm;所述薄膜基材为聚酯薄膜。
一种薄膜基静电植砂研磨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粉状、粒状或块状的树脂溶于溶剂中,制成固含量为10~90%的胶粘剂;
(2)将底胶层填料和复胶层填料分别与步骤(1)得到的胶粘剂以一定比例混合,并添加一定溶剂,使用球磨机、砂磨机或超声波分散机分散均匀,分别制得浆料A、浆料B;所述底胶层包括底胶层填料与溶剂型胶粘剂,所述底胶层填料选自以下物质的一种或超过一种的混合物:氧化钙、碳酸钙、滑石粉,所述填料的粒径为5~30μm;所述复胶层包括复胶层填料与溶剂型胶粘剂,所述复胶层填料选自以下物质的一种或超过一种的混合物:氧化钙、碳酸钙、滑石粉,所述填料的粒径为5~3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瑞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瑞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06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