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效聚烯烃防雾滴薄膜母料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50277.0 申请日: 2012-07-19
公开(公告)号: CN103571024A 公开(公告)日: 2014-02-12
发明(设计)人: 徐典宏;丛日新;付含琦;史蓉;刘晓兰;范国宁;周雷;王月霞;翟云芳;朱晶;魏绪玲;何连成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L23/08 分类号: C08L23/08;C08L51/00;C08K13/06;C08K9/04;C08K3/22;C08K5/103;C08J3/22;B29C47/92
代理公司: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代理人: 张茵
地址: 100007 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长效 烯烃 雾滴 薄膜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显著提高聚乙烯棚膜防雾滴持久性和初期防雾滴效果的乙烯和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防雾滴薄膜母料。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塑料大棚膜主要是聚乙烯膜,聚乙烯具有优良的耐寒、防尘、易加工等特性,但它是一种疏水性树脂,其薄膜的表面张力与水的表面张力相差较大。早春或晚秋季节时,塑料大棚内外的温度和湿度差异较大,采用普通薄膜覆盖棚室后,当塑料薄膜表面温度达到露点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时就会在棚膜内壁凝结成大量雾滴。雾滴的存在会导致光散射或反射,降低作为农用或园艺用大棚膜的透光性,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同时雾滴滴落在棚内植物上,还会造成植物的叶、茎、芽的枯萎或腐烂,直接降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进行聚乙烯防雾滴膜的研制,利用表面活性剂提高聚乙烯的临界表面张力,从而使凝聚在聚乙烯膜内壁的微小水珠铺展成一层透明水膜,并顺膜壁向下流入地面,达到防雾滴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提高塑料表面的润湿性并赋予其无滴性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外涂覆无滴剂型和内添加无滴剂型。一是外涂覆法采用高压喷枪在大棚内进行表面喷涂处理。该方法的相关报道较多,如:JP2001211760、JP03-244907、JP2003013038(A)、EP0732387、ZL200510025184.8、ZL200610064906.5等。由于这种方法不仅需要喷涂设备,操作繁琐,成本较高,而且存在溶剂挥发污染环境的问题,所以国内多采用内添加法。二是内添加法就是在塑料棚膜的生产过程中,将无滴剂添加到原料树脂中一同进行混炼、塑化,而后吹塑成膜。如:ZL03119742.6提供了一种由马来酸酐醇醚酯混合物和高碳醇醚混合物共同组成的无滴聚乙烯棚膜组合物。CN1225929A公开了一种以含氟、含硅表面活性剂的消 雾剂与以多元醇酯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无滴剂按比例配制成消雾型高效无滴剂,用其生产出具有优良的消雾功能和无滴效率的农用大棚膜。JP11310648采用乙烯和己烯共聚物与LDPE和适量的硬脂酸酯类防雾滴剂、含氟表面活性剂共同吹制成薄膜,其防雾滴有效期达10个月。JP11322965提供了一种由含氟表面活性剂和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二甘油二硬脂酸酯、亚甲基二硬脂酰胺、水解石共同组成的防雾滴剂,添加到LLDPE棚膜中可以表现出良好的长期防雾滴性能。ZL200810238307.X提供了一种含EVA树脂的内添加型农用长效无滴消雾膜,该膜的无滴消雾期从100天左右增加至160天以上,同时增加了膜的透光率和保温性能。CN1225929A提供了一种由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加工改良剂(如:硅藻土、二氧化硅、碳酸镁等)、防滴剂共同组成一种抗老化无滴农膜。该膜的无滴持效期达9个月以上。 

上述专利基本都是直接添加防雾滴剂,虽然在提高聚乙烯薄膜防雾滴性方面已取得明显的效果。但在薄膜防雾滴的持效性和初期防雾滴性方面不是十分理想,小分子防雾滴剂在PE树脂内部存在迁移和析出的问题,常会出现防雾滴剂逐渐流失而丧失其功能,其防雾滴持效期只能维持3~10个月左右,这样在聚乙烯棚膜使用的中后期雾滴害问题比较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雾滴持效期在65个月以上且初期防雾滴效果优良的EVA防雾滴薄膜母料。本发明进一步提出母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EVA防雾滴薄膜母料,以EVA的重量为百分之百计,主要包括以下组份: 

1)100%的EVA; 

2)1%~2.5%的改性氧化铝; 

3)4%~8%的防雾滴剂; 

4)1%~4%的EVA-g-BMA接枝物。 

所述的聚合物EVA是由乙烯和醋酸乙烯(VA)共聚合成的共聚物,为薄膜级。其中醋酸乙烯(VA)的含量为:<9%;熔体流动速率(MFR)为:0.1~5g/10min;密度:0.910~0.930g/cm3。所述的熔体流动速率(MFR)是在190℃,2.16Kg负荷下的测定值。 

本发明所述的“份”均指重量份。 

所述的改性氧化铝是由活性氧化铝和表面改性剂共同组成的复合物。活性氧化铝:AL2O3含量大于93%,粒径大于200目。表面改性剂为多元醇酯类化合物,可以选自乙二醇酯、季戊四醇酯、丙二醇酯、丙三醇酯、丁二醇酯中的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02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