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解旋转滚筒的密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49788.0 | 申请日: | 2012-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8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 发明(设计)人: | 苏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忠 |
| 主分类号: | F16J15/447 | 分类号: | F16J15/447;C10B57/00 |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张伟 |
| 地址: | 130022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滚筒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旋转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热解旋转滚筒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煤加热裂解是煤化工的重要过程之一,其是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焦炭(或半焦)、煤焦油、粗苯、煤气等产物的过程。煤加热裂解的设备包括给料器、反应器、除尘器和分离塔。其中,反应器为一个旋转滚筒,内部筒壁上焊有多个螺旋叶片,叶片的面型根据输送物料的不同,分别设有实体面型、带式面型、叶片面型等型式。在颗粒或粉状物料的输送过程中,旋转的螺旋叶片将随着旋转滚筒的转动,把物料向前推移,进行螺旋推送。
反应器要进行密封处理,避免外部空气进入反应器,影响煤的热解。反应器的物料进出两端分别与给料器和除尘器旋转连接,在上述旋转连接的位置需要进行密封。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实现旋转密封的方法,该方法是在反应器与给料器和/或除尘器之间的连接位置,采用相互配合光滑表面,这样,反应器与给料器和/或除尘器之间就处于一个在小范围内活动连接的状态,使得反应器可以自由转动。通过调整相互配合光滑表面相互之间的距离,使反应器内部的气压要稍小于其外部的大气压,从而使反应器在连接位置实现旋转密封。
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的缺点:首先,这种需要相互配合进行旋转密封的连接位置,工艺要求非常高,加工、安装都十分困难:间距如过小,则安装困难,甚至可能造成安装后反应器无法正常旋转;间距过大又无法做到密封。此外,如果这种相互配合的光滑表面加工的光滑程度不够,则极易造成密封不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热解旋转滚筒不易密封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工艺要求低、密封效果好的,热解旋转滚筒的密封装置。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热解旋转滚筒的密封装置,包括:
套筒,与固定筒相连,套装在所述旋转滚筒一端的外部;
粉斗,设置在所述套筒的上方,下端与所述套筒相连;所述粉斗内承装有耐高温粉末;
粉末凹槽,设置在所述套筒内,与所述粉斗下端相连通;
封粉装置,设置在所述粉末凹槽的两侧,用来阻止耐高温粉末流出所述套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粉末凹槽内设有间隔排列的,分别与所述套筒和所述旋转滚筒相连的环状迷宫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耐高温粉末为金刚砂或者磁粉末。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封粉装置包括:
所述粉末凹槽两侧的耐高温纤维层;
设置于所述耐高温纤维层外侧,所述套筒两端位置的锁紧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锁紧装置包括:
位于所述套筒两端位置的螺纹压圈;
分别与两个所述螺纹压圈相连的,用来与所述螺纹压圈配合压紧所述耐高温纤维层的正反扣螺柱。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粉斗中设有粉位传感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热解旋转滚筒的密封装置,通过在与固定筒相连的套筒上设置粉斗,利用粉状耐热颗粒填充所述粉末凹槽,阻碍旋转滚筒内外气体的流通,进而实现固定筒与旋转滚筒之间的旋转密封。本发明的热解旋转滚筒的密封装置工艺要求低、密封效果好。
本发明的热解旋转滚筒的密封装置,在粉末凹槽内设有多个迷宫片,使得旋转滚筒内外的气体得到更好的阻断,可以适用于煤热解反应器物料进、出口两端的旋转密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热解旋转滚筒的密封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表示为:
1-固定筒;2-螺纹压圈;3-正反扣螺柱;4-热解旋转滚筒;5-套筒;6-耐热纤维层;7-迷宫片;8-粉末凹槽;9-粉斗;10-粉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热解旋转滚筒的密封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热解旋转滚筒的密封装置,包括:套筒5和粉斗9。所述粉斗9中设有粉位传感器10,用来判断粉粒的仓位。所述套筒5与固定筒1相连,套装在所述旋转滚筒4一端的外部。所述粉斗9设置在所述套筒5的上方,粉斗9的下端与所述套筒5相连。所述粉斗9内承装有耐高温粉末。所述耐高温粉末可以为金刚砂或者磁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忠,未经苏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97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