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运动学变换的数控砂轮磨削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9366.3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5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黄禹;邵新宇;李明震;张国军;彭碧;张尚;柳懿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51/00 | 分类号: | B24B51/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朱仁玲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运动学 变换 数控 砂轮 磨削 加工 方法 | ||
1.一种基于运动学变换的数控砂轮磨削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
(1)为待加工的工件生成初始砂轮加工路径,并对该初始砂轮加工路径执行离散化处理以产生多个离散点;
(2)在砂轮架驱动轴的移动范围内选择多个非线性的位置点,根据这些位置点构成三维空间并进行网格划分,由此生成多个立方体网格单元;
(3)找到分别包含各个所述离散点的立方体网格单元,然后计算各个离散点在其所处立方体网格单元中的体积误差矢量;
(4)利用步骤(3)所算出的体积误差矢量,对各个离散点依照其所对应的体积误差矢量执行三维空间的转换,由此生成经过补偿修正后的新的多个离散点;
(5)利用步骤(4)所生成的新的多个离散点,通过拟合方式生成新的砂轮加工路径,并利用该加工路径对待加工工件执行磨削处理,由此完成整个磨削加工过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砂轮磨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初始砂轮加工路径包括砂轮的移动命令、砂轮的初始加工位置、砂轮的终止加工位置等在内的相关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控砂轮磨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通过迭代算法来找出分别包含各个所述离散点的立方体网格单元。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控砂轮磨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当离散点处于立方体网格单元的表面时,通过直接测量的方式获得其在X、Y、Z轴方向上的体积误差矢量;当离散点处于立方体网格单元的内部时,其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a)获得各个离散点的坐标值(xpi,ypi,zpi),同时在该离散点所处的立方体网格单元上选取一个立方体顶点作为计算基准点,并分别获取该顶点的坐标值(xci,yci,zci),其中i=1,2,3,..,m,m等于对初始砂轮加工路径执行所述离散化处理所获得离散点的总数;
(b)利用下列表达式,分别计算出与所述离散点相关的中间变量无量纲参数ri、si和ti,其中dx、dy、dz分别表示离散点所处的立方体网格单元在X、Y、Z轴方向上的长度:
ri=(xpi-xci)/dx
si=(ypi-yci)/dy
ti=(zpi-zci)/dz
(c)将步骤(b)所算出的中间变量ri、si和ti代入到下列表达式中,由此分别获得各个离散点与其所处立方体网格单元各个顶点的方向参数h1~h8:
h1=(1-ri)(1-si)(1-ti)
h2=ri(1-si)(1-ti)
h3=risi(1-ti)
h4=(1-ri)si(1-ti)
h5=(1-ri)(1-si)ti
h6=ri(1-si)ti
h7=risiti
h8=(1-ri)siti
(d)将所获得的各个方向参数h1~h8代入到下列表达式中,由此计算得出各个离散点在X、Y、Z轴方向上的体积误差矢量E(xi,yi,zi),其中Ek也即E1~E8为各个离散点与其所处立方体网格单元各个顶点的坐标差值矢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936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