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除油品中含氯有机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9253.3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1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史军歌;杨德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21/16 | 分类号: | C10G2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除 油品 中含氯 有机化合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油品中含氯有机化合物的脱除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脱除油品中微量含氯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原油加工过程中,其中的氯化物由于水解或分解等原因会生成氯化氢,进而引发设备腐蚀问题。如原油蒸馏装置中常压塔顶及减压塔顶的HCl-H2S-H2O腐蚀问题、催化裂化分馏塔的铵盐结垢及垢下腐蚀问题等。尽管有“一脱四注”等防腐措施(“一脱”指原油经过电脱盐装置除去其中的水溶性盐,“四注”指,原油经电脱盐后依次注碱、注氨、注碱性水、注缓蚀剂,减少氯化氢的腐蚀)有效地抑制或减缓氯腐蚀速度,但尚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氯腐蚀问题仍时有发生,在给炼厂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严重地威胁着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转。
氯腐蚀问题之所以屡屡发生,其主要原因是电脱盐过程中只能脱除大部分的无机氯化物,含氯有机化合物绝大部分仍留在原油中并陆续进入后续装置、进入各种石油馏分或石油产品。
由于采油过程中所用的有机氯型采油助剂多为低沸点的含氯有机化合物,致使石脑油馏分中有机氯含量容易偏高,进而导致以石脑油为原料的化工生产过程中出现氯腐蚀问题。在以煤炭、生物质为原料生产替代燃料的工艺过程中,也时常出现中间产物或产品中有机氯含量超标的问题。
USP4839042公开了一种净化卤化有机化合物的固化反应试剂,用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碳酸盐为载体,负载聚乙烯醇和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醇盐,用于脱除流体中的多氯联苯、二氧(杂)芑、DDT等有机氯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除油品中含氯有机化合物的方法,该法使用的脱氯剂可与油品中的含氯有机化合物充分反应,生成水溶性含氯化合物,从而可利用油水分离脱除油品中的氯。
本发明提供的脱除油品中含氯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将式(Ⅰ)所示的脱氯剂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得到脱氯剂溶液,将脱氯剂溶液与油品混合进行脱氯反应,反应完毕,分离出其中的N,N-二甲基甲酰胺,在剩余物中加水萃取水溶性含氯化合物,分离出水相,得到脱氯后油品,
式(Ⅰ)中,R为氢或C1~C3的烷基,Y为氢或C1~C2的酰基。
本发明方法使用式(Ⅰ)所示的酰氨基钠为脱氯剂,在较为温和的反应条件下,较快地与油品中的含氯有机化合物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反应产物,用水萃取反应后油相,通过油水分离,即可高效脱除油品中的含氯有机化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使用酰氨基钠为脱氯剂,可与油品中的含氯有机化合物发生如(Ⅱ)式所述的反应,
油品中含氯有机化合物的氯原子的负电性较强,与其相连的碳原子显正电荷,因此可利用酰氨基钠中的氮负离子与含氯有机化合物中的碳正离子进行亲核取代反应,使油溶性的含氯有机化合物转化为水溶性的含氯化合物,从而可在生成物中加入水使生成的水溶性含氯化合物溶于水而从油相中脱除,分离油相即可得到脱除含氯有机化合物的油品。
本发明所述的脱氯剂中的酰基具有一定的亲水性,脱氯剂与含氯有机化合物反应后生成的叔胺或由叔胺继续反应生成的季胺盐水溶性较好,容易实现油水分离,不会混入油相而导致油品中的N、O杂原子含量明显增加。另外,本发明所用脱氯剂为金属有机盐,为水溶性物质,过量的脱氯剂可以用水萃取与油相分离,亦不会混入油相而导致油样中的N、O杂原子含量明显增加。
式(Ⅱ)中,含氯有机化合物用RCl表示,可为氯代烷烃、氯代烯烃、氯代芳烃或酰氯。对于含有一个氯原子的含氯有机化合物,本发明脱氯剂可以取代其中的一个氯,使其转化为氯化钠;对于含有多个氯原子的含氯有机化合物,本发明脱氯剂可以取代其中的一个氯,使其转化为氯化钠,其余的氯原子随烃基与胺基结合,生成水溶性含氯化合物,从而可与油相分离。
本发明在进行脱氯操作时,先将所述的脱氯剂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配成脱氯剂溶液,再将脱氯剂溶液与待脱氯的油品充分混合,使式(Ⅱ)所述的脱氯反应充分进行。N,N-二甲基甲酰胺的用量应使脱氯剂溶液的浓度为0.3~2.5mg/mL、优选0.4~2.0mg/mL。
本发明中,脱氯剂的用量视油品中的含氯有机化合物所含氯的量(有机氯含量)而定。油品中有机氯含量测定方法为先将油品进行水洗,脱除其中的水溶性含氯化合物,再进行氯含量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92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湿独立控制的太阳能建筑采暖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热水供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