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收容容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48760.5 | 申请日: | 2009-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6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学;小牧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收容 容器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9年11月11日、申请号为200910221305.4、发明名称为“液体收容容器”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取出贮存的液体的液体收容容器。
背景技术
作为处理液体的装置,例如,有使用液体的墨液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作为印刷装置,有从能够拆装的墨盒向记录头供给墨液,利用该记录头向纸张喷出墨液滴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
作为在这样的印刷装置安装的墨盒,有具有收容了海绵体等排出墨液吸收部件的排出墨液回收盒,通过墨液回收路将排出墨液回收于排出墨液回收盒的墨盒(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已知有能够更换吸收废墨液的废墨液吸收部件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20456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70672号公报。
如上所述的墨盒在使用完印刷用墨液的使用完结的状态下,吸收部件吸收墨液而污染。因此,即使填充新的墨液,在回收的废液(废墨液)残留于盒内的状态下也不能再使用。
从而,在上述墨盒的情况下,若使用完结,则需要废弃处置或拆卸盒,将吸收部件更换为新的部件,重新填满新的墨液而再生使用,进行所谓的再利用。在进行再利用的情况下,与直接再利用的情况相比,成本变高,还对环境带来影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不导致拆卸作业或吸收部件的更换等成本上升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抽取贮存的液体而再使用的液体收容容器。
能够解决所述问题的本发明的液体收容容器,其具有贮存液体的液体贮存部,其特征在于,具有:
液体出入口,其设置于形成所述液体贮存部周壁;
液体流路,其一端与所述液体出入口连通,另一端配置在所述液体贮存部内并开口;
壁部,其将所述液体贮存部划分为经由连通部相互连通的第一室和第二室;
大气连通路,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室连通,另一端能够在比所述第二室还远离所述第一室的位置与外部连通。
根据该结构的液体收容容器可知,通过从液体出入口注入液体(废液),能够经由液体流路向液体贮存部容易地导入液体而贮存。还有,在取出该液体贮存部内的液体的情况下,将液体流路的另一端成为下方侧地配置的状态下,从液体出入口吸引。若这样,则液体贮存部内的液体从液体流路的另一端引入液体流路内而被抽取。
若向液体贮存部内导入液体,则由于所述液体,液体贮存部内的空气向大气连通路送出而向外部放出,因此,液体贮存部的内压不易上升。由此,能够将液体在不由于内压而逆流的情况下,顺畅地导向液体贮存部内。
另外,大气连通路的一端与第一室连通,大气连通路的向外部的开放端即另一端配置于比第二室还远离第一室的位置,因此,在液体收容容器形成为各种姿势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液体贮存部内的液体经由大气连通路向外部流出。
这样,能够在不使用保持回收的液体的吸收部件的情况下,贮存废液,不拆卸液体收容容器,也能够可靠地取出贮存的废液,容易地再使用。
优选在本发明的液体收容容器中,所述第一室划分为相互连通的多个分隔室,所述连通部侧的空间与所述大气连通路经由所述分隔室连通。
根据该结构的液体收容容器可知,第一室划分为相互连通的多个分隔室,连通部侧的空间和大气连通路经由分隔室连通,因此,即使第二室的液体流入第一室,也能够利用分隔室防止流入大气连通路的情况,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向外部的液体的流出。
优选在本发明的液体收容容器中,使所述分隔室彼此连通的通气部以锯齿状配置。
根据该结构的液体收容容器可知,使分隔室彼此连通的通气部以锯齿状配置,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分隔室之间的液体的流动,能够进一步提高向大气连通路的液体的流入防止效果,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向外部的液体的流出。
优选在本发明的液体收容容器中,所述第二室比第一室宽敞,所述液体流路从所述一端侧随着朝向所述另一端侧而逐渐向所述第二室侧倾斜。
根据该结构的液体收容容器可知,液体流路从一端侧随着朝向另一端侧而逐渐向第二室侧倾斜,因此,能够使送入液体出入口的液体顺着倾斜在液体流路内顺畅地流过,并导向液体贮存部内,将其贮存在比第一室宽敞的第二室内。从而,容易将导入的液体仅积存在第二室内。
优选在本发明的液体收容容器中,在所述壁部形成有所述液体流路。
根据该结构的液体收容容器可知,通过在将液体贮存部划分为第一室和第二室的壁部形成液体流路,能够简化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87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透明层隔离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组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