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小薄壁零件螺纹颤纹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8474.9 | 申请日: | 2012-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4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乔礼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西姆莱斯石油专用管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G1/22 | 分类号: | B23G1/2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小 薄壁 零件 螺纹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壁零件螺纹的加工方法,尤其是一种减小薄壁零件螺纹颤纹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薄壁管具有重量轻、节约材料、结构紧凑等特点,薄壁零件已日益广泛地应用在各工业部门。但薄壁零件的加工是比较棘手的,原因是薄壁零件刚性差、强度弱,在加工中极容易变形,容易产生颤纹,不易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如何提高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是业界越来越关心的话题。目前,薄壁零件螺纹加工一般采用数控车削的方式进行加工,在切削力(特别是径向切削力)的作用下,受力很大,刚性不足,容易引起晃动,很容易产生振动和变形,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形状、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FANUC数控系统螺纹编程指令有G32/G33、G92、G76。其中G32/G33指令是简单螺纹切削,G92指令是螺纹切削循环采用直进式进刀方式。
G32或G92指令加工时如图3所示(图3中X1、X2、X3分别表示第一刀切削量、第二刀切削量和第三刀切削量),刀具2的两侧刃同时切削工件,切削力较大,而且排削困难,在切削时两切削刃容易磨损,在切削螺距较大的螺纹时,由于切削深度较大,刀刃磨损较快,从而造成螺纹中径产生误差,但G92指令加工的牙形精度较高。
G76指令是螺纹切削循环采用斜进式进刀方式,加工时如图4所示(图4中Δd、2nd、3rd、nth分别表示第一刀切削量、第二刀切削量、第三刀切削量第第n次切削时的切削量),切削时刀具2接触面小,可以避免因切削量大而产生的薄壁变形,不易产生颤纹,而且容易排屑,能够提高刀片寿命。
然而由于采用G76指令螺纹切削进给,螺纹只能选择六种角度(分别为80度、60度、55度、30度、29度、0度),例如API偏梯形螺纹的牙侧角度分别是导向面E为10度、承载面F为3度,牙型角度为13度(如图5所示,其中导向面是指螺纹的引导面,承载面是指内外螺纹连接后油套管下井后承受重力的螺纹齿面),对于这样的螺纹是无法用G76指令完成的。对于这种API偏梯形螺纹只能用传统的偏梯形螺纹切削方式G32/G33/G92,加工螺纹时如图6,螺纹的两侧都在参与切削,切削阻力较大,因而不易排屑,容易产生颤纹,并且刀片容易被铁屑打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减小薄壁零件螺纹颤纹的加工方法,可以降低螺纹在加工中的阻力,从而降低或消除加工薄壁偏梯螺纹时的表面颤纹。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减小薄壁零件螺纹颤纹的加工方法,在数控车丝机SL-803C上进行,该数控车丝机为两轴机床,操作系统为FANUC系统;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薄壁管固定在卡盘上并由卡爪夹紧,薄壁管伸出卡盘的长度为L+Δl,L为薄壁管加工完成后伸出卡盘端面的长度,Δl为1~2mm的加工端面余量;
(2)建立坐标系:设定卡盘端面的中心为薄壁管的原点,以薄壁管的轴向作为Z轴方向,以刀片相对薄壁管的径向进行上下移动的方向为X轴;
(3)运用普通加工指令G01采用外圆刀刀片,将薄壁管的端面、外锥圆和外倒角进行加工,外锥圆的锥度为α,加工过程中薄壁管以125~150转/分钟的速度转动,并使用冷却水进行冷却;保证平完端面后的薄壁管端面至卡盘端面的距离为L,加工后的外锥圆保留直径余量ΔD;
(4)加工好薄壁管的外锥圆、外倒角和端面后进行换刀,将外圆刀刀片换成螺纹刀杆和螺纹刀片;换刀后采用螺纹切削指令G32/G33对薄壁管外螺纹进行螺纹切削,螺纹的加工过程中薄壁管的转速为125~150转/分钟,螺纹刀片沿着外螺纹的导向面或承载面进行切削;具体步骤为:
a、设定外螺纹的加工刀数为n刀,设定每一刀的切削量为bn,每一刀的切削量依次递增,并且切削量的总和>外螺纹的齿高×2+ΔD;
b、设定外螺纹加工起刀点的Z轴坐标为L+L1,L1为距离薄壁管端面的长度值;螺纹刀片每切削一刀后退回下一刀的起刀点,Z轴下一刀的起刀点坐标为L+L1+Δz,Δz为bn/2×tan[A],A为外螺纹的导向面或承载面的角度;
c、设定外螺纹加工起刀点的X轴坐标为距薄壁管管端L1处锥度为α的螺纹齿底值加上第一刀切削量,螺纹刀片每切削一刀后退回下一刀的起刀点,X轴下一刀的起刀点为前一刀的起刀点加上切削量的变化量Δb,Δb=bn-bn-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西姆莱斯石油专用管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西姆莱斯石油专用管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84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光亮饰面板的制造工艺
- 下一篇:水溶胶清洗方法及其专用清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