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铁车内衬砖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8332.2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0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邱文冬;宋飞;赵伟;沈伟国;江逸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22 | 分类号: | C04B35/622;C04B35/103;C04B35/66;C04B35/62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铁车 内衬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铁车内衬砖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铁车是冶金工业生产作业线上的主要设备之一。其不仅是输送铁水的工具, 而且起着冶炼容器的作用及工序间铁水缓冲和铁水温度保温作用。一般铁水预处理方式、处理粉剂有较大差异,尤其是三脱粉剂对混铁车内衬材料造成的侵蚀很严重。随着市场对纯净钢需求的增加,炼钢厂对铁水净化程度要求不断提高,在混铁车内进行斜插铁水预处理的频次和强度都在不断增强,对混铁车内衬的损毁不断加重,造成寿命下降,增加了混铁车的运行风险。
混铁车内衬大致可分为3个区域,即顶部、渣线部和铁水部。各部位使用条件差异较大,材质的损毁特点及原因也各有不同。混铁车内衬以不烧A12O3-SiC-C砖(简称为ASC砖)为主,混铁车顶部也有使用烧成铝碳砖的。ASC砖对于混铁车的常规使用有比较好的使用效果。但是,对于一些高碱度和高氧化性的铁水处理剂就不合适。在铁水三脱处理过程中,炉渣碱度变化大,从0.5~3.0以上,内衬的渣侵蚀加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铁车内衬砖的制备方法,利用本制备方法得到的内衬砖有效提高了抗氧化性能和抗侵蚀性能,改善了混铁车内衬材料的性能指标,提高了混铁车的使用寿命及安全运行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混铁车内衬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金属硅和SiO2微粉按2:1至3:1的重量比在真空炉中烧制,真空炉的氧分压P(O2)/Pθ在1.0×10-15.1~1.0×10-18.9范围内,烧制温度为1600℃,烧制时间为2h,烧制合成Si2N2O材料;
步骤二、对烧制合成的Si2N2O材料成份进行检测,确保该材料中无SiO2成份后投入使用;
步骤三、以优质矾土、棕刚玉和石墨为原料,以细粉形式加入合成的Si2N2O材料,同时添加金属铝粉与硅粉复合的抗氧化剂,充分混合后添加液体酚醛树脂结合剂,采用400~1000吨压机压制成内衬砖;
步骤四、压制成型的内衬砖在200~250℃条件下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时间24-48小时。
进一步,上述矾土原料的粒度为5~0㎜,Al2O3含量大于85%,加入比例为25~40%,上述棕刚玉原料的粒度为5~0㎜,Al2O3含量大于94%,加入比例为30~45%,上述石墨的碳含量在95%以上,加入比例为5~15%,上述Si2N2O材料的细粉细度为200目,加入比例为5~10%,上述金属铝粉的加入比例为0.5~2.5%,上述硅粉的加入比例为0.5~1.5%,上述液体酚醛树脂结合剂的加入比例为3~4%,上述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由于本发明混铁车内衬砖的制备方法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采用金属硅和SiO2微粉按一定的重量比在真空炉中烧制,设定真空炉的氧分压,烧制温度和烧制时间,烧制合成Si2N2O材料;对烧制合成的Si2N2O材料成份进行检测,确保该材料中无SiO2成份;以优质矾土、棕刚玉和石墨为原料,以细粉形式加入合成的Si2N2O材料,同时添加金属铝粉与硅粉复合的抗氧化剂,充分混合后添加液体酚醛树脂结合剂,采用压机压制成内衬砖;随后对压制成型的内衬砖进行热处理。本制备方法得到的内衬砖有效提高了抗氧化性能和抗侵蚀性能,改善了混铁车内衬材料的性能指标,提高了混铁车的使用寿命及安全运行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混铁车内衬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83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