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讯设备的蓄电池保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8111.5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0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元升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18 | 分类号: | H02H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讯设备 蓄电池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讯设备的蓄电池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蓄电池是以嵌锂化合物作为正负极材料,锂离子蓄电池不能过充电、过放电以及高温充放电,否则大大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严重时,甚至会发生燃烧爆炸等情况。
包括移动电话、家用信息机等在内的通讯设备使用的电池使用的标称电压为4.8V,需要多节电池进行串联使用,体积大,而且容易发热。
目前,单节锂离子蓄电池的标称电压为3.6V,难以使用通讯设备对其他工作电压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讯设备的蓄电池保护装置,该通讯设备的蓄电池适用各类通讯设备对供电电压的需求,同时对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进行有效保护,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通讯设备的蓄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保护装置连接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保护装置包括:
与所述蓄电池连接,对所述蓄电池的充电、放电过程进行电压保护的电压保护单元;
与所述电压保护单元连接,对所述电压保护单元输出的电压进行升压或降压转换的电压转换单元;
与所述蓄电池连接,对所述蓄电池的电压、过放电补充电流、过充电泄放电流和蓄电池的工作温度进行状态监控的状态监测单元;
其中:
所述电压保护单元包括:
分别与所述蓄电池连接的过流保护单元、充电保护单元、欠压保护单元和短路保护单元;
所述电压转换单元包括:
与所述电压保护单元连接的升压转换单元和降压转换单元。
本发明提供的通讯设备的蓄电池保护装置包括电压保护单元、电压转换单元和状态监控单元,从而适用各类通讯设备对供电电压的需求,同时对电池的充放电过程进行有效保护和监控,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通讯设备的蓄电池保护装置的框架图;
其中,1-蓄电池,2-电压保护单元,3-电压转换单元,4-状态监控单元,21-过流保护单元,22-充电保护单元,23-欠压保护单元,24-短路保护单元,31-升压转换单元,32-降压转换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通讯设备的蓄电池保护装置的结构框图,为了便于说明,图中仅给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讯设备的蓄电池保护装置与蓄电池1连接,该蓄电池保护装置具体包括电压保护单元2、电压转换单元3和状态监测单元4,其中:
电压保护单元2与蓄电池1连接,对所述蓄电池1的充电、放电过程进行电压保护;
电压转换单元3与电压保护单元2连接,对电压保护单元2输出的电压进行升压或降压转换;
状态监测单元4与蓄电池1连接,对蓄电池1的电压、过放电补充电流、过充电泄放电流和蓄电池的工作温度进行状态监控。
在本发明中,该蓄电池1可以是锂离子蓄电池,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电池,在此不再赘述,但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蓄电池1为通讯设备供电,当蓄电池1电压低于预设值时,则需要对蓄电池1进行充电,充完电后方可继续为通讯设备供电。
在此过程中,电压保护单元2对蓄电池1的电压及电流分别进行检测,其具体包括过流保护单元21、充电保护单元22、欠压保护单元23和短路保护单元24;
其中,在蓄电池1给通讯设备供电过程中,当蓄电池1的输出电流超过额定预设电流时,过流保护单元21启动保护输出单元的动作,停止放点输出;
当蓄电池1在充电过程中,充电单元失效或者电压充满时,关断充电电流,停止充电,防止蓄电池1过充;
在蓄电池1给通讯设备供电过程中,当蓄电池的电压低于额定预设电压时,启动保护单元动作,停止放电输出;
在蓄电池工作过程中,当输出单元发生短路时,启动保护动作,停止放电输出,防止损坏蓄电池。
当然,本发明提供的电压保护单元2还可以包括其他器件,使其对蓄电池的电压电流保护力度更强,在此不再赘述,但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电压转换单元3具体包括升压转换单元31和降压转换单元32,具体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元升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元升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81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