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涡卷弹簧成型机的送料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8075.2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4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秦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瑞浦勒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09 | 分类号: | B21D43/09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张一鸣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苏州市木渎金桥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弹簧 成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涡卷弹簧成型机,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涡卷弹簧成型机的送料机构。
背景技术
平面涡卷弹簧,又名发条弹簧,其一端固定而另一端作用有扭矩;在扭矩作用下弹簧材料产生弯曲弹性变形,使弹簧在平面内产生扭转,其变形角的大小与扭矩成正比。
平面涡卷弹簧按与相邻工作部件是否接触分类:①非接触型平面涡卷弹簧,②接触型平面涡卷弹簧。
平面涡卷弹簧固定端的固定方式有:①铰式固定,②销式固定,③v形固定,④衬片固定。
现有涡卷弹簧加工一般步骤为:首先将整盘钢带按长度要求进行切断,切断后由人工将其按一定数量捆绑,接着工人将切断的钢带搬至高频退火区域,将整捆料平放工作台上,通过人工将钢带的两头分别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时间和料材退火长度由操作工人的经验决定;退火处理完毕后工人再将其搬至弯钩加工区域,通过人工,调试好专用模具和冲床,由人工一根根将料头送入模具,送到限位踩踏冲床开关进行弯钩。弯钩完成后工人将钢带搬至卷曲加工区域,将捆扎物取掉,平铺钢带,每根手工将料钩送入卷曲轴内,人工控制开关进行卷曲,人工卸料。
上述弹簧制造过程中,退火长度的一致性、退火硬度的稳定性、弯钩长度一致性、卷曲成型稳定性和工序间的连接较为重要。退火工序由人工经验控制退火长度和时间,远远达不到退火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手工弯钩,单靠人工工定位和手工操作来决定弯钩长度达不到产品的一致性,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手工送钩,人工操作卷曲,劳动强度高,也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工序间流转时场地铺开较大,单靠人工搬运,劳动强度高。由此可见整个弹簧制造过程基本由手工进行,而且一部分工序完全由人工经验控制,产品工序繁多,操作十分不便,且操作者的 劳动强度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设备和搬运占地面积大,而且制得的弹簧一致性差,很难满足精度要求高的使用要求,并且每道工序都需要配备一名操作者来操作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涡卷弹簧成型机的送料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涡卷弹簧成型机的送料机构,包括一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皮带轮;一第二皮带轮轴,该第二皮带轮轴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皮带轮轴对应所述第一皮带轮设有第二皮带轮;一钢带输送机构,该输送机构主要由上下间隔设置的上输送轮轴和下输送轮轴组成,所述第二皮带轮的输出端与上输送轮轴或下输送轮轴传动连接,所述上输送轮轴和下输送轮轴之间传动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输送轮轴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下输送轮轴对应上输送轮轴的第一齿轮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以构成传动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输送轮轴设有上输送轮,所述下输送轮轴设有下输送轮;所述上输送轮与下输送轮相向转动以传送夹持在上输送轮和下输送轮之间的钢带。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本发明通过上输送轮轴或下输送轮轴传动连接,从而达到只使用一个驱动电机同时驱动上输送轮轴和下输送轮轴的目的,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驱动电机;2、第一皮带轮;3、第二皮带轮轴;4、第二皮带轮;5、上输送轮轴;6、下输送轮轴;7、第一齿轮;8、第二齿轮;9、上输送轮;10、下输送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种用于涡卷弹簧成型机的送料机构
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用于涡卷弹簧成型机的送料机构,包括一驱动电机1,该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皮带轮2;一第二皮带轮轴3,该第二皮带轮轴3与所述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皮带轮轴3对应所述第一皮带轮2设有第二皮带轮4;一钢带输送机构,该输送机构主要由上下间隔设置的上输送轮轴5和下输送轮轴6组成,所述第二皮带轮4的输出端与下输送轮轴6传动连接,所述上输送轮轴5和下输送轮轴6之间传动连接。
所述上输送轮轴5上设有第一齿轮7,所述下输送轮轴6对应上输送轮轴5的第一齿轮7设有第二齿轮8,所述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8啮合以构成传动连接。
所述上输送轮轴5设有上输送轮9,所述下输送轮轴6设有下输送轮10;所述上输送轮9与下输送轮10相向转动以传送夹持在上输送轮9和下输送轮10之间的钢带。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瑞浦勒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瑞浦勒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80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