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形弹力纱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7811.2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7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树荣 |
主分类号: | D02G3/32 | 分类号: | D02G3/3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形 弹力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布料、编织花边或织带等所用的纱的生产方法,具体地讲,是一种不添加任何弹性原料并且不使用任何加弹设备就能够生产出弹性拉比达到1—4倍左右的弹力纱。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之中,如果要生产具有一定弹性的弹力纱,通常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利用加弹设备对纱进行加工处理;另一种方法是要在生产原料当中加入氨纶、橡筋等弹性纤维。按这些传统的方法都难以生产出具有一定弹力的纱。而且其外观呈现直形,无法达到平行圆圈形状,存在立体感效果差,手感不够软和等缺陷。
发明内容
在现有技术之中,如果要生产具有一定弹性的弹力纱,通常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利用加弹设备对纱进行加工处理;另一种方法是要在生产原料当中加入氨纶、橡筋等弹性纤维。按这些传统的方法都难以生产出具有一定弹力的纱。而且其外观呈现直形,无法达到平行圆圈形状,存在立体感效果差,手感不够软和等缺陷
发明提供一种立体感强、手感蓬松软和并且弹性拉比能够达到1—4倍的圆形弹力纱的生产方法。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本发明所指的圆形弹力纱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对1条以上的纤维进行复合加捻,该复合加捻分为前捻和后捻两步,前捻捻度为300—500捻/米,后捻捻度为100——260捻/米,捻向都是S向或者Z向,然后再进行S向或者Z向的反方向的追加捻,其捻度为1200—1500捻/米;
步骤B:将经过步骤A所得的纱利用专用常温蒸纱箱进行蒸汽定型,温度控制在95摄氏度以内,恒温时间为40分钟;
步骤C:将经过步骤B所得的纱进行反方向退解捻,其捻度为1200—1450捻/米,之后可得圆形弹力纱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按照本发明所述的生产方法,以锦纶、涤纶、粘胶纤维等有光、半光、全消光长丝无弹性纤维作为原料,按照本发明方法,一不需要加弹设备进行加工,二不需要添加弹性原料,就能够获得外观呈连续性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平行圆圈形的弹力纱,其弹力拉比能达到产品原状长度的1—4倍左右,成品具有较强的层次感与立体感,表面与手感柔和,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类纺织品织物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是纱的生产方法,即是从纤维加工成为纱的方法,而且要求通过本发明方法使其产品,即纱具有一定的弹力,通常是要求其弹力拉比能够达到产品原状长度的1—4倍左右,并且具有立体感强、手感蓬松软柔和的效果。
本发明所指的圆形弹力纱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对1条以上的纤维进行复合加捻,即是利用相关的加工机械对纤维进行复合加捻,该复合加捻分为前捻和后捻两个步骤,所涉及到的技术参数是前捻捻度为300—500捻/米,后捻捻度为100——260捻/米,两种捻的捻向可以是S向,也可以是Z向,而后,再进行S向或者Z向的反方向的追加捻,其捻度为1200—1500捻/米。
步骤B:将经过步骤A所得的纱利用专用常温蒸纱箱进行蒸汽定型,专用常温蒸纱箱也是通用的加工设备,温度控制在95摄氏度以内,即不超过95摄氏度就可以,恒温时间为40分钟,这样处理不会由于温度过高而使产品烧伤损坏。
步骤C:将经过步骤B所得的纱进行反方向退解捻,其捻度为1200—1450捻/米,之后可得圆形弹力纱成品。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生产方法,以锦纶、涤纶、粘胶纤维等有光、半光、全消光长丝无弹性纤维作为原料,按照本发明方法,一不需要加弹设备进行加工,二不需要添加弹性原料,就能够获得外观呈连续性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平行圆圈形的弹力纱,其弹力拉比能达到产品原状长度的1—4倍左右,成品具有较强的层次感与立体感,表面与手感柔和,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类纺织品织物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树荣,未经陈树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78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