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麦苗后复配除草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7664.9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6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龚国斌;蔡建;陈克付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40 | 分类号: | A01N43/40;A01N41/10;A01P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麦苗 后复配 除草剂 | ||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苗后复配除草剂。
背景技术
[0002] 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常年种植面积在3000多万公顷,仅次于水稻种植面积。麦田草害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30%以上,其中严重受害面积在8%以上,普遍减产15%以上,严重时可绝收。因此,国内小麦田除草剂的使用比例几乎达到100%,其用药量是很大的。目前,国内小麦田苗后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主要药剂有:苯磺隆、麦草畏、甲磺隆、噻磺隆、异丙隆等,但因多年使用,许多杂草产生了抗药性,造成其用量加大,容易使小麦产生隐性药害而减产,且对后茬作物也不太安全。目前黄淮流域的播娘蒿、麦家公、荠菜、泽漆等逐渐产生了抗性。一般小麦田杂草的化学防治都在冬前防治和早春返青后拔节前两个关键时期进行。
甲基磺草酮又名硝磺草酮,是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近年来推出的玉米新型除草剂,商品名为千层红,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 (对阔叶防效优于禾本科),作用机理为抑制对-羟基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的活性,HPPD可将氨基酸络氨酸转化为质体醌。目前没有任何在小麦上使用的报道,更没有登记使用。为此,我们进行了小麦安全性及防效试验。
氯氟吡氧乙酸为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可被杂草的根、叶吸收,并在植株体内传导。通过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的活性,从而影响支链氨基酸(如: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等)的生物合成。植物受害后表现为生长点坏死、叶脉失绿,植物生长受到严重抑制、矮化,最终全株枯死。敏感杂草吸收药剂后立即停止生长,1-3周后死亡。主要用于防除各种一年生阔叶杂草,对播娘蒿、荠菜、碎米荠菜、麦家公、藜、反枝苋等效果较好,对地肤、繁缕、蓼、猪殃殃等也有一定的防除效果,对田蓟、卷茎蓼、田旋花、泽漆等效果不显著,对野燕麦、看麦娘、雀麦、节节麦等禾本科杂草无效。由于连续单一的使用,近年来许多地方发现,播娘蒿、麦家公、荠菜等杂草对氯氟吡氧乙酸产生了抗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防除阔叶杂草,特别是播娘蒿、麦家公、荠菜、泽漆等抗性阔叶杂草,又能兼除部分禾本科杂草,且效果良好的小麦苗后复配除草剂。。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麦苗后复配除草剂,包含甲基磺草酮和氯氟吡氧乙酸,甲基磺草酮和氯氟吡氧乙酸的重量比为1.5:10~7.5:2(1:6.67~3.75:1)。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中甲基磺草酮和氯氟吡氧乙酸的重量比为3:8~6:4 。
更优选,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中甲基磺草酮和氯氟吡氧乙酸的重量比为4.5:6 。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所述复配除草剂中甲基磺草酮和氯氟吡氧乙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所述复配除草剂的5~85%。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中,甲基磺草酮和氯氟吡氧乙酸两种活性成分按照上述重量比复配后,油悬浮剂、悬浮剂等农药剂型。
用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法评价混配后的联合作用,结果显示甲基磺草酮、氯氟吡氧乙酸按1.5:10~7.5:2。比例复配的共毒系数明显大于120,达到显著增效作用,说明甲基磺草酮、氯氟吡氧乙酸按1.5:10~7.5:2比例混配对一年生双子叶杂草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对小麦的安全性测定试验表明,甲基磺草酮·氯氟吡氧乙酸复配茎叶处理,抑制小麦生长10%的ED10=633.5774,抑制杂草生长90%的ED90=147.8637,选择性系数为633.5774/147.8637=4.28>2,认为该药剂具有明显的选择性,甲基磺草酮·氯氟吡氧乙酸对小麦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通过2年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小麦3叶期到返青期,杂草1-10叶不等期,小麦从施药到成熟期未见药害症状,对小麦安全。杂草的防效20天达到75%以上,60天达到90%以上,随着用药量的增大,防效明显增强,不仅除草效果显著,而且对环境友好,对下茬作物无影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既能防除阔叶杂草,特别是抗性阔叶杂草,又能兼除部分禾本科杂草,对小麦安全,且对后茬作物无影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76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