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织横机的浮纱探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7152.2 | 申请日: | 2012-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9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平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35/20 | 分类号: | D04B35/2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朱枫 |
地址: | 315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织 探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针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针织横机的浮纱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针织横机在编织织物的过程中时常会由于机器内部零件的配合误差或者外部因素的硬性而出现浮纱,当出现浮纱时,如果不能及时使机器停止工作,就会压缩织针的出针空间,或者完全将针压在针板内,从而将针撞歪,或者将已经出针的针撞断,同时还会破坏织物,给消费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现有的针织横机中缺乏一种有效的手段来自动检测浮纱并采取应对措施,需要针织横机操作者及时发现产生的浮纱,并停机处理,这种方式对人力资源的浪费严重,增加了针织横机用户的生产成本,且可能会由于操作者失误或者分心漏过停机时机。
本申请人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为2011205076988公开了一种浮纱探测装置,其是在本体上通过一个间隔销转动连接有一个探针,探针的一端为探头,另一端与一个安装在本体上的微动开关相抵。采用这种结构之后,机器可以自动检测出浮纱。本发明是对上述专利的进一步改进,以便对各种形式的浮纱进行探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针织横机的浮纱探测装置,可以更好地检测各种可能出现的浮纱的情况,避免出现撞针以及损坏织物的现象。
为此,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针织横机的浮纱探测装置,包括一探针,探针通过第一销轴与探针架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探针架通过第二销轴与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相互垂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是:探针的一端为探头,另一端为探尾,探尾周围分布有若干微动开关。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是:所述探针的探尾末端与所述微动开关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微动开关固定安装在基座上。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是:所述探针架上还安装有一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一压簧、一钢珠、螺钉,螺钉安装在探针架的底部,抵触在压簧一端,压簧另一端抵触在钢珠上,所述钢珠抵触在探针上。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是:基座上固定安装一卡簧,所述卡簧一端抵触在探针架上,另一端抵触在第二销轴上。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是:基座上固定安装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探针的探尾下方。
采用本发明的结构之后,将检测浮纱的功能扩展到三维区域,即除了左右移动检测浮纱之外,还能上下运动对浮纱进行检测。
当出现浮纱时,浮纱与探针的探头接触,给予探针左右方向的施力,迫使探针绕着第一销轴左右运动;或者当浮纱给予探针向上的推力时,探针被迫绕着第二销轴转动,探针的探头抬起,探尾下探,在上述两种情况之下,探尾均离开微动开关,微动开关由于没有探尾的作用力而自动复位,触发机器并反馈给系统,系统发出命令使得机器停止工作,并发出报警信号。
为了防止探针向上移动时转动角度过大从而撞击到微动开关装置,本发明在探尾下方设置了一个限位块,当探尾下行到一定角度时,受到限位块的阻挡而无法继续下行,这时探针不会和微动开关装置发生撞击。
为了方便探针上移后复位,本发明在第二销轴处设置了一卡簧,卡簧绕过第二销轴表面,其一端抵触在探针架上,另一端固定在基座上。当探针转动后,探针架压缩卡簧,而卡簧会对其产生一个反方向作用力,促使探针回位。
为了方便对探针的位置进行调节和限定,本发明在探针架表面上安装有一定位装置,包括螺钉,压簧和钢珠。螺钉位于探针架的底部,拧动螺钉,螺钉施力于压簧,压簧施力于钢珠,而钢珠抵触在探针的表面,从而可以移动和调节探针的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从三维空间对浮纱进行探测并及时报警。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Z-Z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P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当受到左右推力时本发明示意图。
图6为当受到向上推力时本发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具体实施例包括一基座11,基座11上安装有探针架9,基座11上还安装有一微动开关装置6,微动开关装置6通过微动开关座12与基座11固定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71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