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囊、双阀和三腔导管的塑型扩张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7134.4 | 申请日: | 2012-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7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大;曾赛男;刘进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9/00 | 分类号: | A61M29/00;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囊 导管 扩张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一种整形和重建外科改良的医疗器具,尤其是一种按个性化皮瓣形状设计要求来塑型的扩张器,同时由于外囊足突的引入,减少了Ⅰ期手术和Ⅱ期手术的创伤,而外囊体底部周边设计有带孔管,则方便于术后引流、冲洗,皮瓣塑型时囊外负压形成。
背景技术
在整形美容外科手术中,目前公知的修复体表的扩张器主要包括扩张囊、注射阀与连接导管三部分。整形外科医生使用时是将扩张器放置在选定的完好皮下,利用注射器向注射阀内定期注入生理盐水使扩张囊逐渐膨胀,对表面皮肤产生压力,使其扩张伸展,以提供“额外”的皮肤软组织,并利用新增的皮肤软组织转移,来修复邻近或远处软组织缺损的部位。烧伤、外伤或一些先天性的因素常导致耳廓和外鼻等软组织缺损,常规扩张器设计出来的皮瓣由于未塑型不能很好地满足客观实际需求,特别是设计不完美时常导致皮瓣面积不够,若勉强牵拉缝合,术后易出现血运差导致皮瓣坏死,难以达到整形美容效果;设计的皮瓣面积过大却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及创伤;且ⅠⅡ期手术器械分离皮下组织创伤较大,创面易形成血肿。因此发明一种按客观实际皮瓣形状需求来定向塑型皮瓣且能减少两次手术创伤的扩张器,方便引流冲洗减少并发症是改良改进现行扩张器的关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囊、双阀、三腔导管带足突可塑型扩张器,内囊位于外囊体底部内侧,向外囊注水后,较硬的足突在囊内水压下向外延伸逐渐自动分离皮下组织,从而减少手术创伤;随着囊腔体积增大,对应的皮肤软组织也随之扩张,当外囊扩张皮瓣达到一定程度达到修复所需要的面积时,抽出外囊内的盐水,同时向内囊内注入生理盐水等膨胀剂,使内囊扩张成临床所需要的既定的形状,并通过外囊外表面的导管抽吸扩张皮瓣形成负压使皮瓣紧贴于塑型扩张器表面,使外囊及扩张后的皮瓣紧贴于塑型内囊表面,塑型扩张皮瓣达到预期理想的皮瓣塑型效果,从而减少了皮瓣的损耗和创伤面积;再者外囊底部外周带孔管的引入方便了术后引流、冲洗,皮瓣塑型时囊外形成负压;而注射阀分上下两腔,上腔通内囊呈圆台形,下腔通外囊呈圆柱形,这样避免了注液时混淆,发生误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4]一种双囊、双阀、三腔导管带足突的塑型扩张器,包括囊体(含内外两个囊腔:扩张外囊和塑型内囊,外囊尚可以带上足突,起到自动分离皮下组织作用)、导管(含有三腔:分别与内外两囊相通及与外囊表面带孔管相连接)、注射阀(与通向内外两囊的导管连接,一个注射阀分上下两个腔体或为两个单独注射阀,分别连接内外囊的两根导管),及环绕于外囊体底部外周的带孔管,囊体通过导管与注射阀相通,带孔管通过导管与外界相通。
上述的外囊体内置有已塑型的内囊体,内囊体可塑型为耳、鼻、手指,脚趾等多种形状。
上述注射阀可为一个注射阀分上下两个腔体(上腔呈圆台形通向内囊,下腔呈圆柱形通向外囊)或为两个单独注射阀,且分别连接通向内外囊的两根导管。
上述的外囊体为皮肤软组织扩张囊,并附着有可外伸的足突,足突中空,足突壁加厚比外囊体硬,内可通入液体垂直扩张器表面向外延伸。
上述的外囊体底部外周附着有带孔管,带孔管成圆或弧形环绕外囊体底部,并通过导管与外界相通。
上述的塑型的内囊体所用的材料可为一致,厚度不同,也可材料不一致,附或不附着于外囊体底部内侧。
上述的外囊体、足突、带孔管、导管及注射阀采用医用硅橡胶材料或其它对人体无毒无害高分子材料制成。
上述的注射阀若为上下两个腔的共同体,则注射阀上下两腔体连接部(即圆柱体中部)用不锈钢圆形薄片隔开,金属薄片位于连接部内的中心位置,平行于上下腔表面。
上述的与外界相通的导管盲端可外接注射器,以便于术后引流、冲洗,皮瓣塑型时囊外负压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71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