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46960.7 申请日: 2012-07-17
公开(公告)号: CN102760534A 公开(公告)日: 2012-10-31
发明(设计)人: 王新刚;李广元;沈卢东;盛业武;陈光高;江巍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明星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B13/00 分类号: H01B13/00;H01B13/02;H01B13/14;H01B13/22;H01B13/32
代理公司: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代理人: 毛光军
地址: 614000 四川省***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光电 复合 海底 电缆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的制备方法,属于电缆制备方法领域,本发明方法尤其适用于海底电缆的制备。

背景技术

海底电缆技术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一项困难复杂的大型技术工程,无论是电缆的设计、制造、施工难度均远远地高于其它电缆产品。由于海缆使用环境为大深度、外力环境复杂、生物、化学以及物理破坏严重,特别是在大深度的海底,巨大的水压要求电缆具有优良的阻水性能及机械性能。

众所周知,由于海缆用于岛屿到大陆、岛屿到岛屿、平台到岛屿、平台到大陆的电力及通讯的传输,单根长度一般为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造价昂贵,一旦出现故障则意味着整根电缆的打捞和维修,甚至报废,由于海缆使用环境为大深度、外力环境复杂、生物、化学以及物理破坏严重,特别是在大深度的海底,巨大的水压要求电缆具有优良的阻水性能和机械性能,以避免故障的发生,造成巨大损失。

随后出现了专利号为201120226927.9,申请日为2011年6月30日,发明名称为一种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的专利技术方案,该专利技术虽然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防水、防腐的问题。但是,由于该专利技术方案中,其采用了铝塑复合带,由于铝的防水效果不佳,所以,该专利技术中的电缆的防水效果冉不理想,由于,该专利技术中的铠装层只有单层,因此,不能承受海底复杂的外力环境,使海缆内部的缆芯及光单元容易受张力影响,进而使电缆的机械性能下降。并且,上述专利技术方案的各个工序无法一次串联、完成,因此当制备大长度三芯光电复合海底电缆时无可避免地要使用软接头,进而无法保证了海缆正常运行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大长度电缆无软接头、使用寿命长、各道制备工序一次性完成的电缆制备方法,并且,采用本发明法制得的电缆还具有阻水、防水、防腐性能好,机械性能优良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对导体进行拉丝处理; 

B)、利用91盘框绞机将步骤1得到的导体制造成三段横截面积为630mm2圆形导体;

C)、将步骤B)得到的三段圆形导体外层均绕包半导电包带,然后通过转向导轮分别收线至10m直径中转转盘;

D)、将三个10m直径中转转盘上的导体分别通过立式交联生产线VCV,进行导体屏蔽、绝缘和绝缘屏蔽共挤工艺,且在立式交联生产线VCV出线处进行阻水带螺旋绕包;

E)、然后将步骤D) 得到的三段绕包后的线芯分别通过转向导轮导入16m直径中转转盘去气室内;

F)、通过步骤E)去气处理后的三段线芯再通过16m直径中转转盘进入压铅机的放线转盘,然后挤出铅套并涂覆防腐沥青;

G)、然后将步骤F)三段挤出铅套后的线芯通过16m直径转盘放线并经挤塑机挤出聚乙烯PE内护套;

H)、将步骤G)得到的线芯依次序分三次经过渡导轮收线至立式成缆机的三个直径8.5米的放线盘内,并与两根光单元及三根填充条共同绞合成缆;

I)、将步骤H)得到的缆芯外层绕包橡胶布带完成成缆;

J)、将步骤I)得到的缆芯进入钢丝铠装机,进行钢丝铠装,并涂覆防腐沥青;

K)、在钢丝铠装机上完成PP绳和防水沥青组成的外被层工艺,得到光电复合海底电缆。

本发明所述E)步骤中将线芯在去气室内保持10天,去气室内的温度控制在70——80℃。

本发明所述步骤J)的钢丝铠装机为60+70钢丝铠装机。

本发明采用德国尼霍夫进口MM 85/R 501/VM400/S630.D双头大拉机生产线进行拉丝。

本发明采用法国波迪亚进口的RFS630-型91盘框绞机进行绞合。

本发明采用德国特勒斯特进口的VCV立式交联生产线进行导体、绝缘、绝缘屏蔽的三层共挤。

在进行填充条填充时,填充条的形状以填满空隙为基准。

有本发明采用了上述制备工艺方法,因此,具有以下优点:

B)步骤中采用法国波迪亚进口的RFS630-型91盘框绞机充分保证了绞合导体的质量和性能;

C)步骤中采用直径10m中转转盘,保证了单根导体线芯的大长度;

D)步骤中采用德国特勒斯特进口的VCV立式交联生产线进行导体、绝缘、绝缘屏蔽的三层共挤,充分保证了绝缘线芯的质量和性能;

E)步骤中采用直径16m中转转盘,保证了单根绝缘线芯的大长度。

F)步骤中采用铅护套的包覆保证了电缆的阻水性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明星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明星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69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