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丙烯与硅藻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6775.8 | 申请日: | 2012-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6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刘仲宜;盛红兵;裘雪予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宏益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08;C08K13/02;C08K3/34;B29B9/06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600 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丙烯 硅藻土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具体涉及聚丙烯与硅藻土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无毒、无味。有等规物、无规物和间规物三种构型,工业产品以等规物为主要成分。聚丙烯也包括丙烯与少量乙烯的共聚物在内。通常为半透明无色固体,无臭无毒。由于结构规整而高度结晶化,故熔点高达167℃,制品可用蒸汽消毒是其突出优点。密度0.90g/cm3,是最轻的通用塑料。耐腐蚀,抗张强度30MPa,强度、刚性和透明性都比聚乙烯好。缺点是耐低温冲击性差,较易老化。
硅藻土分子式SiO2,由无定形的SiO2组成,硅藻土一般是由统称为硅藻的单细胞藻类死亡以后的硅酸盐遗骸形成的,它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能,如:多孔性、较低的密度、较大的表面积、相对的不可压缩性及化学稳定性、PH值中性、无毒、悬浮性能好、吸附性能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聚丙烯与硅藻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针对聚丙烯材料耐低温冲击性差,较易老化的缺点,通过与一定量的硅藻土共混复合所得的材料可有效提高延伸性,有较高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撕裂强度,质轻软、耐磨性好。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聚丙烯与硅藻土复合材料,由下列重量份原料经混合、挤出得到,
聚丙烯80-90份,硅藻土10-15份,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3-5份,增塑剂1.4-1.8份,偶联剂1-2份,抗氧剂0.1-0.2份。
所述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
所述硅藻土为经煅烧、粉碎至1000目以上的超细硅藻土。
增塑剂为脂肪族一元酸酯类,硬脂酸酯类、月桂酸酯类、单甘脂、或硬脂酸正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或铝钛复合偶联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抗氧剂为168型号或1010型号。
制备上述的一种聚丙烯与硅藻土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量份,将聚丙烯、硅藻土、EVA、增塑剂、偶联剂、抗氧剂加入(SRL型)高速混合机中,在120-130℃条件下混合均匀,然后冷却至80℃以下;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送入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
出温度180-230℃,用模面风冷切方式成粒。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一、本发明的聚丙烯硅藻土复合材料可用于注塑成型各类食品包装物和工业用品、电子产品内托等。
二、本发明的聚丙烯硅藻土复合材料不需要添加任何色素,呈自然咖啡色。
三、本发明的复合材料有优良的延伸性,有较高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撕裂强度、质轻软、耐磨性好、挤压强度好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中所述份为重量份。
实施例1
取均聚聚丙烯80份,所述聚丙烯熔融指数为7g/10min,抗冲击强度40千焦耳/平方米(23摄氏度) 。取经煅烧、粉碎至1250目的浙江省嵊州产硅藻土10份,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3份,增塑剂单甘脂1.4份,偶联剂钛酸酯1份,抗氧剂1010即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0.1份。
制备聚丙烯与硅藻土复合材料的方法 ,包括下列步骤:
(1)将聚丙烯、硅藻土、EVA、增塑剂、偶联剂、抗氧剂加入(SRL型)高速混合机中,在130-145℃条件下混合均匀,完成接技反应,然后冷却至80℃以下;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送入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
出温度200℃,用模面风冷切方式成粒。
得到的产品,熔融指数为5g/10min,抗冲击强度50千焦耳/平方米(23摄氏度)。
实施例2
取均聚聚丙烯85份,所述聚丙烯熔融指数为7g/10min,抗冲击强度40千焦耳/平方米(23度)。取经煅烧、粉碎至1250目的浙江省嵊州产硅藻土12份,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4份,增塑剂硬脂酸正丁酯1.6份,偶联剂铝酸酯1.5份,抗氧剂168型号即 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0.1份。
其余实施如实施例1。
得到的产品,熔融指数为抗冲击强度6g/10min、抗冲击强度55千焦耳/平方米(23摄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宏益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宏益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67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