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246414.3 | 申请日: | 2012-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9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 发明(设计)人: | 封来兴;晁庆华;李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聚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F120/06 | 分类号: | C08F120/06;A23L1/03;A21D2/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 地址: | 31124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量 聚丙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添加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食品添加剂聚丙烯酸钠是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具有极强的增稠保水功能。产品纯度高,性能极为稳定,无臭无味,久存不腐败,可广泛应用于面食类,加工食品和冷冻食品中,但是其分子量的大小决定其使用效果。只有高分子量高粘度的聚丙烯酸钠方可有良好的增稠、增筋、保水效果。
丙烯酸在储存过程中,为了防止其发生自聚,须在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阻聚剂(酚类化合物,铜盐,亚硝酸化合物),这些阻聚剂不仅阻碍反应进行,更是有毒有害物质,使产品不能在食品中使用,因此必须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去除,现有的提纯丙烯酸的方法多用活性炭吸附,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彻底地去除阻聚剂。另外,现有的食品级聚丙烯酸钠的生产过程中,设备复杂,产品的分子量小、不溶物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聚丙烯酸钠的制备方法,利用该方法制备的聚丙烯酸钠分子量高,纯度高。
一种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由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
高纯丙烯酸: 25-45份;
去离子水: 25-45份;
氢氧化钠溶液: 48-50份;
醚类链增长剂: 2-5份;
过硫酸盐引发剂: 0.0004-0.0006份。
本发明中,所述高纯丙烯酸是丙烯酸经减压蒸馏法提纯制得。
本发明中,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80%。
本发明中,所述过硫酸盐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所述醚类链增长剂为聚氧乙烯醚类。
进一步地,所述聚氧乙烯醚类包括二甲基聚氧乙烯醚。
本发明的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反应釜里加入丙烯酸,再加入去离子水和醚类链增长剂,控制中和温度小于45℃,缓慢的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在聚合液中逐步加入引发剂,搅拌后放入聚合槽,控制水浴温度40-45℃,在水浴中静置4-5h,反应结束后,将料液放出,干燥、粉碎。
本发明通过原料的精制来解决合成聚丙烯酸钠分子量小,设备复杂,不溶物多的困难,从而达到高分子量、高粘度、绿色安全的食品添加剂聚丙烯酸钠及其在面制品中的改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实施例。
实施例1
先将丙烯酸进行减压蒸馏,然后在500L反应釜中加入110kg的高纯丙烯酸,加入150kg去离子水和12kg醚类链增长剂,控制中和温度小于45℃缓慢的滴加质量分数为70%的氢氧化钠溶液230kg,在聚合液中逐步加入2.4g过硫酸铵,搅拌后放入聚合槽,控制水浴温度为40~45℃,在水浴中静置4h,反应结束,将料液放出,真空干燥、粉碎。
实施例2
先将丙烯酸进行减压蒸馏,然后在500L反应釜中加入100kg的高纯丙烯酸,加入137kg去离子水和11kg醚类链增长剂,控制中和温度小于45℃缓慢的滴加质量分数为60%的氢氧化钠溶液230公斤,在聚合液中逐步加入2.4g过硫酸铵,搅拌后放入聚合槽,控制水浴温度为40~45℃,在水浴中静置4.5h,反应结束,将料液放出,真空干燥、粉碎。
实施例3
先将丙烯酸进行减压蒸馏,然后在500L反应釜中加入120kg的高纯丙烯酸,加入163公斤的去离子水和12kg醚类链增长剂,控制中和温度小于45℃缓慢的滴加质量分数为75%的氢氧化钠溶液230公斤,在聚合液中逐步加入2.4g过硫酸铵,搅拌后放入聚合槽,控制水浴温度为40~45℃,在水浴中静置5h,反应结束,将料液放出,真空干燥、粉碎。
实施例4
先将丙烯酸进行减压蒸馏,然后在500L反应釜中加入110kg的高纯丙烯酸,加入150公斤的去离子水和13kg二甲基聚氧乙烯醚,控制中和温度小于45℃缓慢的滴加质量分数为80%的氢氧化钠溶液230公斤,在聚合液中逐步加入2.1g过硫酸铵,搅拌后放入聚合槽,控制水浴温度为40~45℃,在水浴中静置4h,反应结束,将料液放出,真空干燥、粉碎。
实施例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聚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聚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64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