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的药物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5744.0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6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孙长安;王小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16 | 分类号: | A61K38/16;A61K47/34;A61K47/26;A61P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韩文华 |
地址: | 22204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红细胞 生成 模拟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的药物组合物,其还包含10%~15%重量的表面活性剂、10%~15%重量的稳定剂、42%~46%重量的等渗调节剂和16~20%重量的缓冲液。
背景技术
多肽类药物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或治疗过程中。稳定的、高品质的、能够产业化生产的治疗性多肽类药物制剂,对于研究人员来说,还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多肽类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包括:化学稳定性和物理稳定性两大方面;影响其化学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是共价键的变化,如水解、脱氨、氧化、消旋或交联作用;影响物理稳定性因素包括变性、聚集、吸附或沉淀等。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一种糖蛋白激素,分子量约34kD。血浆中存在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由165个氨基酸组成,糖基化程度很高,糖基成分主要是唾液酸。根据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同,天然存在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分为两种类型即α型和β型,其中,α型含34%的碳水化合物,β型含26%的碳水化合物。两种类型在生物学特性、抗原性及临床应用效果上均相同。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长22区。1985年其cDNA被成功克隆,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开始大批量生产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广泛用于临床。应用重组DNA技术已经生物合成出促红细胞生成素(Egrie,JC,Strickland,TW,Lane,J等(986)免疫生物学(lmmunobiol)72:213-224),其是插入到中国仓鼠的卵巢组织细胞(CHO细胞)中并且表达的克隆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产物。天然存在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首先翻译成含有166个氨基酸并且166位是精氨酸的多肽链。在翻译后修饰中用羟肽酶裂解掉166位精氨酸。没有糖基的人EPO的多肽链的分子量是18236Da.在完整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分子中,糖基占整个分子量的大约40%(J.Biol.Chem.262:12059)。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细胞因子,是迄今所知作用最单一、且安全可靠的升血红蛋白制剂。对于肾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及阵发性夜间血尿等均有一定疗效;此外,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还可减少手术中的输血量,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由恶性肿瘤、化疗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贫血。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由肾小管内皮细胞产生,肾性疾患引起的贫血是促红细胞生成素的首选适应证;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肾性贫血的疗效几乎100%,但并不能改善肾功能。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安全、有效,适合长期治疗,也能避免血源紧张。在2006年的全球生物技术药市场上,促红细胞生成素类的重组药物占了119亿美元,有巨大的市场容量。
早在1989年,美国FDA就正式批准重组人促红素(EPOGEN)用于肾性贫血的治疗,但直到1992年才在我国上市。我国慢性肾炎的年发病率约为0.25%,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最终会转为肾衰,每年的肾性贫血患者约50-60万。根据保守的用药量估算,如果按当前的价格30-40元/支,加上癌症相关性贫血等其他病人的用药,国内市场容量约12-16亿元甚至更大(病人平均体重按50Kg计算)。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促红细胞生成素已进入我国重点城市医院畅销药品行列,2003年在全国重点城市样本医院用药金额6213万元,排名第56位。2004年,全国重点城市样本医院购药金额增长到8049万元,同比增长了30%。
促红细胞生成素作为一种作用于骨髓造血细胞,促进红系祖细胞增生、分化,最终成熟的内分泌激素,对机体供氧状况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在胚胎早期,促红细胞生成素由肝生成,然后逐渐向肾转移,出生后主要由肾小管间质细胞分泌。
在促红细胞生成素诱导红组细胞分化过程中,球蛋白被诱导,这能使细胞吸收更多的铁合成功能性的血红蛋白,这种功能性的血红蛋白可以和成熟的红血球中的氧结合,因此,红血球和血红蛋白在提供机体氧方面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一过程是由促红细胞生成素与红组细胞的表面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当人体处于健康状态时,组织可以从已经存在的红血球中吸收足够多的氧,此时体内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很低,这种正常的较低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完全可以刺激促进由于年龄的问题而正常损失的红细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57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产后泌乳障碍的药剂
- 下一篇: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